【手辦原型師】李春雨 玩轉歷史元素的追夢者 文/記者劉惟真、宋瑞 |2021.03.21 語音朗讀 16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春雨正在設計製作的部分十二生肖手辦。 圖/新華社 李春雨展示以抗疫為主題的新作品。 圖/新華社 李春雨的作品〈大禹治水〉。 圖/新華社 文/記者劉惟真、宋瑞推開工作室的大門,形形色色、栩栩如生的手辦彷彿讓人置身於展覽館;鋪滿繪畫工具和塗色顏料的桌子上,還未上色的生肖模型毛髮精緻、憨態可掬。年輕的手辦原型師李春雨拿起畫筆蘸取白色顏料,正一筆一畫精心描摹著手中的模型。「手辦」是將歷史文物、人物以及影視作品等作為原型,利用黏土、油泥、光敏樹脂等材料塑形,通過打磨、拼裝、上色製作而成的雕塑作品。「八○後」的李春雨已在手辦原型設計領域進行了十餘年的創作工作。構思人物、繪製草圖、豐富細節、精雕細刻、拼接零件、手工調整、上色噴漆……一些小型手辦雖然體量不大,卻必須精工細作,不僅需要嫻熟的技藝,也十分耗費心力,製作起來短則數月、長則數年。十餘年來,李春雨創作的大小手辦作品已有近百件,這些作品整齊排列在他工作室的展示櫃裡。走到〈大禹治水〉這件作品面前時,李春雨的腳步停住了。僅雕刻兵器上的浮雕就耗時三周之久,人物衣服上的毛飾更是花了他整整一個月時間……李春雨回憶說,自己為這件作品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為了這件作品,他每天用十幾個小時埋頭創作,單是史料圖片就打印了厚厚一疊。「整個過程非常『磨性子』,但使我開始對傳統文化和歷史深深著迷。」「打卡」博物館成為李春雨每到一地必做的事情。婦好鴞尊、曾侯乙編鐘、青銅神獸、唐代陶器……一件件古老的文物在李春雨的設計中變得鮮活靈動。「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少年輕人雖然對歷史文物感興趣,卻對它們背後的故事一知半解。我希望能用自己的一點力量,用更直觀、更青春的方式將歷史呈現出來,讓更多人得以了解。」李春雨說。二○二○年,李春雨還自學掌握了電腦繪製草圖與3D打印模型的「新技能」。「在電腦上繪製草圖時,很多手工難以雕刻的地方可以通過電子筆在電腦上進行『雕刻』,有需要調整的地方也可以隨時修改。把先進的科技手段與傳統手工製作進行融合,更有利於推動手辦原型創作與發展。」李春雨說。在朋友看來,李春雨是個「細節控」,每件作品都定要追求盡善盡美、精益求精;在更多人眼中,他是個充滿熱情的「追夢者」,用手中的畫筆和刻刀雕刻、傳播著歷史文化。李春雨說:「我會將更多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希望未來能夠在更廣闊的舞台上,將歷史故事講給受眾聽。」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上海左袋文化創始人】于新 用成功動漫形象 開啟一個新世界 下一篇文章 【網紅素人畫家】 丁春梅 自創燒火棍畫畫 退休走紅網路社群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8【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