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辦原型師】李春雨 玩轉歷史元素的追夢者 文/記者劉惟真、宋瑞 |2021.03.21 語音朗讀 16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春雨正在設計製作的部分十二生肖手辦。 圖/新華社 李春雨展示以抗疫為主題的新作品。 圖/新華社 李春雨的作品〈大禹治水〉。 圖/新華社 文/記者劉惟真、宋瑞推開工作室的大門,形形色色、栩栩如生的手辦彷彿讓人置身於展覽館;鋪滿繪畫工具和塗色顏料的桌子上,還未上色的生肖模型毛髮精緻、憨態可掬。年輕的手辦原型師李春雨拿起畫筆蘸取白色顏料,正一筆一畫精心描摹著手中的模型。「手辦」是將歷史文物、人物以及影視作品等作為原型,利用黏土、油泥、光敏樹脂等材料塑形,通過打磨、拼裝、上色製作而成的雕塑作品。「八○後」的李春雨已在手辦原型設計領域進行了十餘年的創作工作。構思人物、繪製草圖、豐富細節、精雕細刻、拼接零件、手工調整、上色噴漆……一些小型手辦雖然體量不大,卻必須精工細作,不僅需要嫻熟的技藝,也十分耗費心力,製作起來短則數月、長則數年。十餘年來,李春雨創作的大小手辦作品已有近百件,這些作品整齊排列在他工作室的展示櫃裡。走到〈大禹治水〉這件作品面前時,李春雨的腳步停住了。僅雕刻兵器上的浮雕就耗時三周之久,人物衣服上的毛飾更是花了他整整一個月時間……李春雨回憶說,自己為這件作品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為了這件作品,他每天用十幾個小時埋頭創作,單是史料圖片就打印了厚厚一疊。「整個過程非常『磨性子』,但使我開始對傳統文化和歷史深深著迷。」「打卡」博物館成為李春雨每到一地必做的事情。婦好鴞尊、曾侯乙編鐘、青銅神獸、唐代陶器……一件件古老的文物在李春雨的設計中變得鮮活靈動。「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少年輕人雖然對歷史文物感興趣,卻對它們背後的故事一知半解。我希望能用自己的一點力量,用更直觀、更青春的方式將歷史呈現出來,讓更多人得以了解。」李春雨說。二○二○年,李春雨還自學掌握了電腦繪製草圖與3D打印模型的「新技能」。「在電腦上繪製草圖時,很多手工難以雕刻的地方可以通過電子筆在電腦上進行『雕刻』,有需要調整的地方也可以隨時修改。把先進的科技手段與傳統手工製作進行融合,更有利於推動手辦原型創作與發展。」李春雨說。在朋友看來,李春雨是個「細節控」,每件作品都定要追求盡善盡美、精益求精;在更多人眼中,他是個充滿熱情的「追夢者」,用手中的畫筆和刻刀雕刻、傳播著歷史文化。李春雨說:「我會將更多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希望未來能夠在更廣闊的舞台上,將歷史故事講給受眾聽。」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上海左袋文化創始人】于新 用成功動漫形象 開啟一個新世界 下一篇文章 【網紅素人畫家】 丁春梅 自創燒火棍畫畫 退休走紅網路社群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MOU2025.11.1202多倫多佛光山 獲頒建築文化遺產獎2025.11.1203修行入廚慈悲入味 台韓寺剎飲食交流2025.11.1204【快樂塗鴉簿】夢幻鳥2025.11.1205【練瑜伽品生活】橋式 簡單動作不簡單2025.11.120695歲巴菲特發告別信:將歸於沉寂2025.11.120718年首訪陸 西班牙國王今晤習近平2025.11.1208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93國寶畫故宮南院合體 僅限42天 2025.11.1210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天文學家】劉博洋 用熱愛鏈接大眾與星空【天文學家】鄧李才 找到世界級天文台址【西蘭卡普傳承人】唐洪祥 織錦裡的土家風情【苗繡傳承人】龍祿穎 針功夫 繡出錦繡天地【湘繡傳承人】江再紅 新創意 弘揚工匠精神【易水硯傳承人】鄒天然 硯雕藝術讓石頭成倍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