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護生畫名為〈用莖吸養料,苟且延殘生〉,畫中情景讓人心中生起矛盾。該不該在好花盛開時,將花枝剪下,瓶插欣賞?或一任花兒在枝頭展露芬芳,甚至心疼的看著花顏遭雨淋霜打雪侵而凋落?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有人患奇病,連日睡昏昏;
神經失知覺,飲食不能吞;
全賴葡萄糖,注射靜脈針;
豔豔瓶中花,亦猶此病人;
花葉雖完好,枝下已無根;
用莖吸養料,苟且延殘生。
──浮舟詩,虞愚書
這幅護生畫名為〈用莖吸養料,苟且延殘生〉,畫中情景讓人心中生起矛盾。該不該在好花盛開時,將花枝剪下,瓶插欣賞?或一任花兒在枝頭展露芬芳,甚至心疼的看著花顏遭雨淋霜打雪侵而凋落?
美麗的花兒人人愛,人們因為愛花,而種花;人們因為愛花,而摘花;人們因為愛花,希望花開,期待花開;那種期待,是長長久久,因為大多數的花,一年才開幾天,而漫長的等待,就為了讓人欣賞那幾天的花姿花顏;人們欣賞到了,心裡也滿足了,快樂了,繼續等待來年花開。
等待,一年又一年,人們心甘情願;等待,一天又一天,人們為了花開,而天天關懷花枝,勤加灌溉,殷勤呵護,不但沒有怨言,還樂在其中。這,就是人們愛花的心情。
大地因花而燦爛,人間因花而美麗;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花,可以跟人們的心情和情緒相對應,可見人的靈魂和花魂是一線牽。有情與無情,在人類與花之間不分彼此,交流互通,真是美妙啊!
子愷先生心疼美麗的花兒在枝頭生機勃勃,卻遭剪下插在瓶中,折損了生命力;以生物來說,的確,被傷害了,即使還活著,亦是如這首護生詩中所言「苟且延殘生」。花兒原本可以在枝頭上活二個星期,但剪下花枝插入瓶中,只能活十天、八天,而且要靠瓶中的水來養著。詩中言:「有人患奇病,連日睡昏昏;神經失知覺,飲食不能吞;全賴葡萄糖,注射靜脈針;豔豔瓶中花,亦猶此病人。」的確,這是花兒被剪下瓶插後的寫照。花兒要活著,必須「用莖吸養料,苟且延殘生」。
即使如此,花兒在水瓶中依然迷人,依然芬芳,不因被傷害而即刻死去,仍然盡它的天職,將美麗帶給人間,將芬芳四處散播。
一想到此,人們更應該疼惜花兒,它們犧牲自己,來成全人們愛花賞花的心願,也成就人們從花語和花魂中,得到心靈滋養的美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