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直播主】 薇婭 別人看不上 她努力堅持

文/記者魏董華、鄭夢雨 |2021.03.14
2246觀看次
字級
薇婭曾因協力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獲獎。圖/新華社
為什麼薇婭能成功?除了天賦和經驗,經紀人王斯說,當所有人都不看好直播,有一搭沒一搭地播,薇婭已經把它當作事業,每天都播。圖/新華社
薇婭與食品類選品負責人通電話。圖/新華社

文/記者魏董華、鄭夢雨

北京冬夜,西直門外,路旁的樹上掛滿了燈串,裝點著黑夜。這裡曾是北京的地標——北方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動批」所在地。

洶湧而來的電商,讓裹挾著大包小包趕來批發的人潮迅速散去。時代把人拋棄時,不打一聲招呼。

二○○三年,「SARS」陰霾未散,一個十八歲的安徽廬江縣女孩和男友來到「動批」,租下一間六平方公尺的店面開始創業。

浮浮沉沉,十三年後,「薇婭」出現。三十五歲、本名黃薇的薇婭拚命拽住時代的「衣袖」,爭分奪秒地讓「薇婭」在直播電商的大潮中,留下印痕。

直播時刻扭緊發條

深夜,北京市朝陽區西店記憶文創小鎮。一片黑寂中,薇婭所在的MCN機構「謙尋文化」燈火通明。零點三十分左右,薇婭揮手告別直播間的粉絲,喝了一口保溫杯裡的水。直播間的「硝煙」暫時散去。

剛剛過去的五個小時裡,直播間人頭攢動。掛滿服飾的一排排移動衣架,堆了滿地的包裝盒,幾乎找不到落腳的地方。工作人員卻熟練地穿行其間,精準取到產品。

「五四三二一,來,上鏈接!」每個產品上架,薇婭都用她標誌性地沙啞嗓音喊出這句話。

一場直播像一場配合周密的晚會——產品快速上架,又快速被搶光,新的商品馬上接力。

鏡頭前三四個人交替換衣、展示搭配,鏡頭外的團隊人員同樣快節奏運轉。助手在旁邊盯流程、遞產品,七、八個人坐在電腦前上鏈接、溝通商家、確定補貨。

連公司的院子裡都堆滿了各類快遞盒,全國各地的商家寄來商品,希望能進入薇婭的直播間。

近兩年,直播帶貨迎來大爆發。手機螢幕前,一個「新世界」在生長。

從一樓直播間到二樓辦公室,短短幾分鐘路,不斷有人給薇婭遞來文件和商品。公司走廊間掛了一排樣衣,薇婭見縫插針還要選款式。

終於坐定,二十幾個人圍在她身邊,不斷有人遞上試吃食物。一個記錄著商品賣點和試用評估的產品列表擺在桌上。兩張桌子拼在一起,上面堆滿了各類食品。

這些是從上千個報名產品中,經過三輪篩選勝出的。螢幕後是三百多人的選品團隊,評估範圍從商家資質、品牌負面、到產品盲測,公司還引入第三方質檢機構。

最後一道關卡就是薇婭。她擁有一票否決權。

薇婭一手畫勾一手拿著食物,同時和在杭州的食品部負責人通電話溝通細節。

被打勾的商品,才能最終進入排期池,等待上播。

「為什麼要換一個品牌,你覺得這個好吃嗎?我不覺得,大家來吃吃看。」薇婭的「砲轟」讓一旁的工作人員語塞。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表選品意見,從而影響一件商品的去留。

「脾氣好的人做不了直播。」薇婭說,她對品質的要求近乎苛刻,並且從不妥協。

復盤、選品一直要持續到早上六七點。

離開舒適圈要有勇氣

回想過去,她和男友在北京郊區租了一間不帶廁所的出租屋,每天都在計算如何省錢。

坐沒有空調的公車,能省一元人民幣;一勺玫瑰味的豆腐乳,塗在二元錢的雞蛋餅上,就是一頓飯;從路口小賣部借來電視機……

薇婭很早就懂得,人生沒有捷徑。他們每天都在賽跑——和服裝款式更新的速度賽,和「動批」上萬家競爭對手賽,和自己的人生賽。二○二○年,薇婭直播超過三百一十場,加上數不清的大大小小活動,那種被擰緊了發條的生活,一直沒有變過。

「典型的處女座,什麼都要求完美。」一路陪伴的男友、如今的丈夫和公司負責人董海鋒如此評價她。

薇婭和董海鋒兩人原本從事實體服飾業,二○一二年前後,網購開始崛起。薇婭印象很深,一個顧客在她店裡試了很多衣服,最後拿出手機,在網上搜到同款,當著她的面給她看價格。

時代的潮汐無人可控,但是要離開「舒適區」需要勇氣。很多人不理解,守著實體店不好嗎?安穩的日子不好嗎?但薇婭和董海鋒還是一頭扎進電商大軍。

薇婭還記得淘寶店第一天開張,原本以為精心挑選的衣服、設計的店鋪,能迎來「開門紅」,誰知當頭一盆冷水。

眼看積蓄都砸了進去,店鋪還沒起色。薇婭急了,他們找人「取經」。這位「老師」解釋說,先用賠錢的低價衝銷量,然後慢慢漲價,成本覆蓋後,再等待時機,占據銷量排行榜前列——也就是「流量為王」。

二○一四年「雙十一」的那場「滑鐵盧」險些讓她放棄。他們低估了電商的爆發力,銷售額衝上千萬元。但原先準備的生產力完全跟不上,面料、加工都得臨時找,根本無暇顧及品質檢查。

接踵而來的就是退貨。起初是三輪車送,後來小卡車整個拉回,退回來的衣服堆在那裡,「那都是虧的錢啊!」他們一算,賠了人民幣二百萬元。他們不得不賣房還債。

成功祕訣 細節控贏得粉絲信任

二○一六年五月的一天,她變身「薇婭」。當時的場景是這樣的:丈夫和女兒在客廳玩,她坐在酒店房間的寫字台前架起手機開播。

第一次對著手機螢幕說話,她有些生澀僵硬,首播五千人觀看,如果按照買一個流量一元錢來算,相當於人民幣五千元。

由於「流量為王」,薇婭嘗試每天直播。經紀人王斯當年還是淘寶直播運營負責人。他第一次聽說「薇婭」是在一場「連秒十小時」的活動上。

十個主播進入賽場,比拚一小時內誰能賣出最多的單量。「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淘寶直播,認為和電視購物沒區別。」王斯說,他就是想讓所有人看到直播的爆發力。

薇婭脫穎而出。「她想到了一個辦法,從頭到腳搭配好,節省了換衣服的時間,包括配飾、衣服、手機殼,鏡頭中所有出現的單品都能直接下單。」王斯回憶,這是線下店鋪的玩法,薇婭輕車熟路。

數據出來,王斯加了黃薇的微信。「他當時挺不客氣的,劈頭蓋臉就問『你是不是刷單』了?」黃薇說到這段時,王斯也忍不住笑了。

「我也不知道成績,聽他這麼說,我覺得自己可能挺高的。」黃薇說,但沒想到是第一名,銷售量比第二名多了一倍。

王斯用幾句話總結為什麼薇婭能夠成功,他說一靠天賦和經驗,過去她還叫黃薇時的經歷,對她都有助益,無論是實體服飾店,和顧客無障礙溝通;她曾經是藝人,不畏懼鏡頭;有電商經驗,熟知網上客戶群需求。

二靠努力和堅持。王斯說,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直播,有一搭沒一搭地播,薇婭則把它當做事業,每天都播。

選品是主播生命線

還有「細節控」,不放過任何一個瑕疵。「她是個處女座,喜歡做到極致。」王斯說,直播經濟的本質是「粉絲信任經濟」。一旦喪失信任,就徹底跌落。所以選品是主播的「生命線」。

王斯見過太多主播沉浮。有些人覺得也許直播明年就涼了,趁風口,賣點利潤高的,賺一票就走。

薇婭不是,她從直播還被人「瞧不上」的時候就在堅持。

馬雲說,因為相信,所以看見。薇婭贏在這裡。

二○二○年七月,中國大陸發布一批新職業,「互聯網營銷師」成為正式的職業稱謂。十一月,BOSS直聘發布的《二○二○電商主播求職狀況調研報告》顯示,期望從事電商主播崗位的求職者,較二○一九年同期增長百分之一百一十點七。

身體力行體現敬業

公司裡一個年輕小夥子找到薇婭。「我女友是妳的粉絲,她總抱怨我太忙,見不到人,能不能讓她也來公司上班?」薇婭說,讓她來試試吧。

女孩入職做直播助理。一周後,輪到男孩抱怨,「她比我還忙」。

整個公司最忙的人無疑還是薇婭。二○二○年,她直播的場次超過三百一十次。

她打開手機上的行程表,二○二○年的最後一個月,幾乎每天都塞滿了活動,按小時畫分。這還不包括雷打不動的直播。

薇婭的原則是,經紀人排行程不用問她,只要保證直播就行。

董海鋒有時會忍不住在微信群發飆:你們能不能不要排這麼滿?透過工作,薇婭不需要發表勵志演說激勵員工,她的敬業體現在身體力行。

記者問,薇婭是個什麼樣的人?語速快腳步快、永動機、勞模、早班機女王……「她不可複製。」一直跟隨她的副播琦兒說。

薇婭的生活精采紛呈,同時也枯燥乏味。日復一日,晝夜顛倒。作家許知遠曾在一檔節目裡問她,妳不愛旅遊嗎?薇婭說,我寧願選擇睡覺。

「如果不是真的熱愛這件事,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王斯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