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密民歌傳承人】 央宗 人生如爬山起起落落 文/記者薛文獻、李楨宇 |2021.03.07 語音朗讀 16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央宗(右)和多吉鄉中心小學的學生們一起唱「波央」。 圖/新華社 在西藏林芝市波密縣多吉鄉,央宗在練習「波央」。 圖/新華社 央宗(左三)為多吉鄉中心小學的學生們講「波央」的歷史。 圖/新華社 文/記者薛文獻、李楨宇從外婆那裡學來的「波央」,讓央宗出了名。這位沒有上過學的藏族女子,在27年時間裡,把「波央」唱給熱愛它的父老鄉親,也把這種只在波密一帶傳唱的民歌,帶到了拉薩,甚至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遠處是陳白皚皚的雪山,近處是綠油油的草地。在黑色氂牛毛帳篷邊上,外婆一邊攪著牛奶(從牛奶中提煉酥油),一邊唱著悠揚動聽的「波央」(波密民歌)。十歲的小央宗覺得很好聽,也跟著外婆哼唱起來。這一唱,就是二十七年。央宗是西藏林芝市波密縣多吉鄉人,「波央」的傳承人。什麼是「波央」?這是波密的民歌,是唱而不舞的歌,反映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和民俗風情。從外婆那裡學來的「波央」,讓央宗出了名。這位沒有上過學的藏族女子,在二十七年時間裡,把「波央」唱給熱愛它的父老鄉親,也把這種只在波密一帶傳唱的民歌,帶到了拉薩,甚至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百唱不厭百聽不厭二○一八年夏,央宗有機會到北京演出,演出地點是國家大劇院——那裡可是她過去做夢都不敢想的地方。作為整場演出唯一的「波央」傳承人,央宗的歌聲時而悠揚婉轉,時而激昂高亢,歌唱山山水水,歌唱家鄉父老,展現出雪域高原獨特的魅力,受到現場觀眾的熱烈歡迎。外婆的「波央」只唱給家鄉人民聽,而央宗則把「波央」帶到更遠的地方,更大的舞台,唱給更多的人聽。每次唱起「波央」,央宗就會想起外婆,想起在高山牧場學唱「波央」的情景。那時她和外婆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外婆會唱的歌,她一首首都學會了。這些歌讚美家鄉的山水,讚美父母和生活,她和外婆百唱不厭,家鄉父老百聽不厭。二○○二年,二十二歲的央宗跟著外婆,第一次去縣裡參加文化節的表演,之後經常和外婆一起登台演唱,並到附近各個村莊去教授「波央」。二○一二年,在外婆見證下,央宗正式成為「波央」技藝傳承人。在成長路上,外婆像一盞明燈,始終指引著她前進。二○一五年,外婆因病去世,傳承「波央」的重任只能靠她自己了。在家人支持下,她參加各種演出,讓更多觀眾了解、欣賞「波央」。得益於廣東省援藏工作隊的牽線,央宗在二○一六年第一次去內地演出。在廣州,有幾位老人聽了她的演唱,激動得直落淚。「當時看到他們哭了,我也哭了,我覺得一切都很值得。」從那一刻起,央宗對自己肩負的使命有了新的認識。除了演出,她還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人才培養上,讓更多的人學會「波央」,把快樂帶給更多的人。唱高音就像爬山坡這幾年拜「非遺進校園」項目之賜,央宗每個月都會到多吉鄉中心小學,為孩子們傳授「波央」,大多數學生都會唱。「你們喜不喜歡唱?」央宗在每次授課結束時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而孩子們的答案總是異口同聲:「喜歡!」在學校和家長的支持下,她還定期從各個班選拔好苗子,組建演出隊,重點培養,帶他們到更大的舞台上演出。孩子們在磨練技能、增長見識的同時,也充分享受到了「波央」帶來的樂趣和力量。在多吉鄉中心小學的操場上,高年級的同學們整齊排列,央宗一個班一個班教他們唱歌,反覆篩選,從中挑出基礎紮實、有藝術天分的孩子。「我覺得孩子們都更自信、更開朗了。」多吉鄉中心小學老師達瓦央宗說,快樂是孩子們的天性,而央宗帶來的「波央」,就是在解放孩子們的天性。外婆那個年代差一點就消失了的「波央」,如今在央宗的努力下,唱它的人愈來愈多。「記得我十歲時,村裡只有老人會唱。而現在,愈來愈多的孩子都會唱了。」作為傳承人,央宗直言,現在考慮更多的不是這項技藝「沒人傳」,而是「怎麼傳」。央宗現在是波密縣民間藝術團的專業演員,從事「波央」演出和教授。她更希望能創辦一所學校,系統教授「波央」。多吉鄉是有名的「西藏民間藝術之鄉」,央宗還想以自己的學校為紐帶,讓波密帕熊熱巴舞、西巴鬥熊戲、波密曲藝「說白」等非遺項目,得到更好的傳承。夕陽西下,央宗身著美麗的藏裝,在多吉鄉附近的草地上放聲歌唱。十幾位穿著演出服的孩子們圍在她身邊,或歌或舞。一束暖陽從山間射下來,映襯著每個人滿足而陶醉的臉龐。身材高䠷、平常打扮的央宗,乍一看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藏族婦女。但換上漂亮的藏裝,唱出宛如天籟之音的「波央」,她的臉上就煥發出一種動人的光采。「是『波央』給了我自信。」央宗說,她一直記得十四歲第一次登台唱歌後外婆告訴她的話——「唱高音要像爬山坡一樣,上得去,也能下得來。」面對記者的鏡頭,央宗略顯羞澀:「二十五年過去了,現在我更能理解外婆的話了。人這一輩子,也和爬山一樣,起起落落,能拿得起,也要放得下。為家鄉歌唱,我無怨無悔。」 前一篇文章 【全球快手王】 夏焱 像蝸牛一樣堅持 練成8項世界紀錄 下一篇文章 【紀錄片《中國》總導演】 李東珅 命運映照歷史流變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無障礙咖啡集合店創始人】任家熠和「那伽樹咖啡廳」【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