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精神醫療 正視開學難關 同理怪怪人

陳玲芳 |2021.03.06
2411觀看次
字級
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表示,在諮商室現 場,不少學生反映在寒暑假結束前,會 出現焦慮、失眠、易怒等身心反應。圖/台北市衛生局&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開學後,青年學子得重新回到規律作息、沒完沒了的考試,壓力著實不輸成年人。圖/台北市衛生局&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北市衛生局心理衛生科科長曾光佩指出,精神病人依發病的階段,有不同的病情症狀表現。圖/台北市衛生局&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資料照片

文/記者陳玲芳

因應開學季,心理師呼籲家屬及老師利用「超前部署」處理技巧,協助孩子度過開學難關。另外,針對已經出現所謂妄想或幻聽等精神病症狀的家人或朋友,精神科醫師建議「適時同理」不批判,當碰上「怪怪的人」,不妨找專業資源來提供協助。

上課鐘聲響起,從假期返回校園的孩子,是燦笑還是憂愁?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去年二十四歲以下青少年自殺通報資料發現,台北市國中及高中職學齡青少年於每年開學季期間,自殺通報案件量有明顯上升趨勢,顯示「開學」這檔事,有可能提高孩子的心理困擾及親子間衝突,讓家中青少年心情很「Blue」(憂鬱)。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副理事長暨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表示,在諮商室現場,不少學生反映在寒暑假結束前,會出現焦慮、失眠、易怒等身心反應。

就讀國中的小美說,寒暑假可以待在家裡,不用處理班上小團體的人際角力,也不用被父母盯成績排名和幾點起床,但一想到開學後,種種壓力源會再次出現,便感到無力。從「舒適的被窩」變成「壓力鍋」,青年學子得重新回到規律作息、沒完沒了的考試,加上補習班競爭、人際衝突等,壓力著實不輸成年人。

4超前部署度難關

有鑒於此,羅惠群心理師呼籲家屬及老師因應開學季,利用四個「超前部署」的處理技巧,協助孩子度過開學難關。

1.作息部署:習慣需要時間養成,因應開學後需要早起,家長可提前一至二星期逐步規範孩子的起床、就寢時間,降低早起引發的心理不適。建議在訂定規範前可與孩子充分討論,引導孩子理解規範的益處。

2.包容部署:從放鬆的假期生活回到高壓的校園環境,孩子需要一段時間適應,過程中難免「出槌」。開學初期出現遲到、忘記帶課本、不想準備考試、待在角落不跟同學聊天等行為,此時家長的包容與支持很重要。由於開學本身即帶來焦慮,家長在孩子出錯時,宜以鼓勵、關心代替指責,避免親子衝突成為孩子開學的額外壓力。一段時間後,大部分孩子會自動校正,回到常態表現。

3.亮點部署:在學期間,孩子最喜歡什麼呢?無論是同儕打鬧、考高分、打球、追劇還是某位老師,家長可多方觀察孩子平日放學後,最常提起的「亮點」,傾聽亮點之於孩子的意義。收假前與孩子一同回顧亮點,鞏固上學的意義感。

4.資源部署:若發現孩子在開學前後出現高度心理不適,好比睡眠習慣巨變、緊張不安、暴躁易怒、憂鬱心情、自信心低落以及出現自殺想法,務必尋求專業協助。台北市衛生局結合台北市醫療院所及心理衛生服務單位,建構校園醫療網絡,讓學校與家長可就近尋求醫療協助,以完善照護孩子的精神與心理健康。

先「同理」他的辛苦

「最近王某某變得好奇怪,老說別人有讀心術,竊取他的思想,叫他去看醫生,還一直說自己沒病,別人才有病!」

根據衛福部二○一九年統計資料顯示,台北市慢性精神病患者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共有一萬五千四百八十一人。精神病人因為疾病導致大腦功能受影響,以致情感、行為等方面出現協調困難與溝通受阻,而精神康復之友只要透過按時服藥或打針、規則的復健等,多數都可達到精神狀況穩定,在社區中正常生活。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臨床心理師柯書林表示,從事心理專業服務工作,不時會聽聞類似案例;每當碰上思考方式或言談內容與常人有著明顯脫節的個案,因為聽不太懂他們的表達,當然壓根就猜不透他們的訴求為何,甚至還經常陷入不知如何回應的困窘。但他強調,當我們每一個人在碰上「怪怪的人」時,不妨找專業資源來提供協助。

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邱智強表示,出現所謂妄想或幻聽等精神病症狀的家人或朋友,並不覺得自己生病,所以忌諱別人直接戳破他們或否認他們的症狀,對於這些妄想我們可以採取聆聽,不附和妄想,也不批判,「適時同理」他的辛苦,並建議他可以去和醫師討論,或許在情緒、睡眠或其他方面,都可以有所改善。

及早尋求醫療介入

北市衛生局心理衛生科科長曾光佩指出,精神病人依發病的階段,有不同的病情症狀表現,台北市目前有充足的精神醫療資源,包含七十五家醫療院所提供精神科門診、十家醫院提供急診服務、十一家醫院提供全日住院,五十一家精神復健機構、一家精神護理之家、三十三家心理諮商所、十六家心理治療所等精神醫療資源,提供完善之精神醫療服務。

曾光佩提醒,當身邊親友出現以下情形,可及早尋求精神醫療介入。

1.「精」神情緒轉變:他(她)常常陷入難以自拔或持續的悲傷、興奮或憤怒,且已經影響自身與家庭的生活,建議可以先到心理諮商所或心理治療所,由專業的心理師評估心理狀況,即早提供適當的醫療資源。

2.「神」情怪異脫節:他(她)出現自言自語、幻覺,甚至有怪異或脫離現實的想法,建議立即至醫療院所,由專業醫師診療,配合藥物治療及必要時住院治療協助,以改善精神症狀。

3.「醫」療復健介入:當他(她)已經接受藥物治療,精神病症狀日趨穩定,但有局部功能退化情形,像是行動變得比較緩慢、少話及社會退縮等,建議配合復健治療延緩功能退化。社區中有精神復健機構可以提供社區復健治療,包含職能治療、工作復健等,可協助他(她)早日接觸社區,正常生活。

4.「療」護長期支援:當他(她)精神症狀穩定,但因為年齡的增長,有身體功能退化且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狀況,家中又無人力可提供生活照護,可致電台北區「精神病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專線(02)2726-3141分機1119,或尋求精神護理之家提供住宿式護理照護服務。

精神疾病是多種因素綜合導致大腦功能異常的結果,在不同的病程中,運用在地的精神醫療資源,接受治療與復健,加上家屬的陪伴與協助,將會大有幫助。如果周邊親友需要精神醫療服務,可至台北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資源地圖/列表」查詢相關訊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