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瑣談】 不願寫牛

文/戴永夏 |2021.02.16
659觀看次
字級

文/戴永夏

告別多災多難的鼠年,迎接充滿希望的牛年。在這新舊交替的重要時刻,人們都很歡迎牛年到來,也想對牛多一些了解。要為牛歌功頌德嗎?牛確實值得歌頌。有史以來,牛對人類貢獻至偉。耕田、拉車、供給牛乳等,人類的生活似乎離不開牛。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社會發展,也使人類文明跨上了一個新台階。

儘管如此,牛從來不居功自傲,牠總是任勞任怨,埋頭苦幹,腳踏實地的無私奉獻,正如南北朝李綱的〈病牛〉詩所寫:「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牛的功績是如此卓著,牛的精神又是那麼高尚,只要百姓能吃飽穿暖,自己累瘦累病也不推辭。對這樣無私奉獻的「功臣」,說多少好話都不過分。但要一面聽著宰牛的慘叫聲,一面為牛大唱讚歌,一面吃著他的肉,一面彰表牠的美德。這在我,總感到於心不忍。

為牛請命嗎?這也有必要。牛作為有大功的人類忠實朋友,牠的命運實在過於悲慘。在人類的驅使下,牠終日勞碌,到頭來卻往往不得善終。有鑑於此,我國自古就有愛牛的傳統,許多朝代都是嚴禁宰殺耕牛。如唐、宋、五代諸朝的法律規定,不管牛是否老弱病殘,都在禁殺之列,只有自然死亡的牛方許開剝買賣或自食。對於偷宰耕牛者,最高可判處死罪。

對牛進行批判嗎?牛也有值得批判的地方。牠只顧低頭幹活,不知抬頭看路,對強加給牠的悲慘與不幸逆來順受,不敢抗爭,身上有著太多的奴性。然而這能怪牛嗎?正是人類把野牛馴養成家牛,把鬥士造就成奴隸。

我們培養了牛的逆來順受,又反過來學習牠的逆來順受;我們造就了牛的奴性,卻又繼承和發揚牠的奴性。不同的是,我們奴性的施予對象是由上而來的領導階層和比我們更強的敵人。長期以來,正是這太多的奴性,促成了外強入侵,加重了民族災難,也延緩了歷史的進程。

這樣說來說去,還是離不開牛。不過,筆者不想違心地誇牛、讚牛、批牛,只想說兩句話:但願人們在為牛高唱讚歌時,能想到這其中的虛偽;批判牛的奴性時,能多一些自我反省。這於人於牛,都是一件好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