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 334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42 當基督遇見佛陀──與單國璽樞機主教對談 5-5

星雲大師 |2021.01.22
2395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與單國璽樞機來往幾十年,交情深厚。(2006.12.15)圖/佛光山提供
江蘇鎮江金山寺,星雲大師曾在此參學。圖/資料照片

時間:2006年12月16日 
地點:台北國父紀念館

主持人:我們聽到樞機主教敘述他過去的一生,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非常令我們敬佩。同樣的,我也想要請教星雲大師,您如何來看待您過去這八十年的歲月。如果再重新年輕一遍,您還會出家做和尚嗎?
大師:八十年的歲月,不堪回首,我簡單地向各位報告。我把我的一生分成八個階段,以十年為一個階段。
我出生在貧窮的家庭裡,不管富也好,窮也好,既是有生命,就要成長,所以第一個十年,算是我的成長時期。
第二個十年,十歲到二十歲,是學習時期。過去家庭的經濟能力無法供我念書,一直到了十二歲,有機會做和尚;那時候選擇做和尚,也不是想要了生死、斷煩惱,這些我都不懂,只是想到做和尚可以念書而已。也因為這樣,我一生對讀書是不退票的。
第三個十年,二十歲到三十歲,是參學時期。我在大陸各大叢林,金山、焦山、常州天寧寺、高旻寺、棲霞山、古林寺等佛教宗下、律下、教下的寺院參學,可以說,海、陸、空各種法門我都去學習了。後來到了台灣,我也到鄉村、到都市,跟著很多長老參學。尤其慈航法師的那種慈悲,真是深深地影響了我。
第四個十年,三十歲到四十歲,是文學時期。那個時候,看到佛教不興,自己又沒有什麼專長,就想:寫寫文章,護持佛教吧!哪一個人批評佛教,我就撰文跟他講理。
第五個十年,四十歲到五十歲,是歷史時期。想到光是搞文學,還是世間法,應該要進一步提升自己。於是我就開始建設佛光山,創辦各種弘法事業。至今也有四十年了。
第六個十年,五十歲到六十歲,是哲學時期。到了五十歲,想到:「哎!只是做個建寺的寺務僧也還不夠,應該要有學問。」所以就開始到處講演。
第七個十年,六十歲到七十歲,是倫理時期。這時候,慢慢感覺到,很多跟隨我的年輕徒弟,他們也有父母,我應該把他們的父母都看成是我的父母。所以我開始與每一個徒眾的家庭做聯誼,多次把他們居住在海內外的父母請來佛光山,每年召開一次「親屬會」,我喊他們叫「親家」,他們也喊我是「親家」。
第八個十年,七十歲以後,才慢慢發覺到,佛學還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尤其佛法以戒、定、慧為主,所以前幾天我在紅磡香港體育館做三天的講演,講戒、定、慧,就是為了讓人間佛教能夠與佛陀時代的戒定慧相應、溝通,讓現代人能夠獲得佛法的利益。
就這樣,八十年的時光過去了。
那麼剛才你問我來生是不是還要做和尚,現在我要向各位報告,我從做和尚的那一天開始,就覺得這一生做和尚不夠,來生還要做和尚!
主持人:聽了兩位大師豐富的一生,給我們很多的啟示。無論是在場的朋友或者是信徒,我們希望兩位是長生不死,但是從世俗的觀點來看,兩位立德、立功、立言,將來一定是往生極樂世界,或者是蒙天主寵召,進入天國。所以他們沒有來生,不可能再做和尚,也不可能再做神父了,他們要與天主或者與佛陀在一起。
今天的時間已經接近尾聲,在即將結束這個盛會之前,我想要代表在座的各位聽眾,與電視機前的觀眾,請兩位大師講一句話,做為我們今生的座右銘。首先請教樞機主教。
單國璽樞機主教:我想,如同耶穌所說的,他來到這個世間上,不是為了受人服侍,而是要服侍人。所以,要想擁有一個完整的人格,或是在各方面都要能夠成熟,不光是關心自己,一定還要想到別人、想到這個社會。
這一生不能夠光是在世間上白白地消耗別人所生產的,自己卻一點貢獻也沒有,一定要想辦法!一個人要能成長、要能超越,就是看你關心別人多少、為別人付出多少,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成功的人、一個滿足的人。
主持人:同樣要請教星雲大師,能不能說一句真言,讓我們終身信守?
大師:不管任何人,每一個人選擇一種宗教信仰!
主持人:聽了兩位大師的對話,使我們更加了解到他們是偉大的教師。
美國一位史學家叫做亨利亞當斯,他在書裡寫過一句話:「教師的影響力無窮無盡,但是他永遠不知道他的影響力遠到什麼地方。今天他給學生一點點,這個學生就要用他的一生去把它放大。」今天兩位大師給我們的教誨,不僅僅讓我們用一生去放大,而且會去影響全世界。(大眾鼓掌)
一位宗教家能夠給予人的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他們自己。那麼今天兩位大師把他們自己奉獻給我們每一位聽眾,奉獻給我們全球的人類,很謝謝兩位。
司儀(胡秀卿女士):非常感謝星雲大師和單國璽樞機主教精闢的對談,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獲益良多。也感謝柴松林教授的主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