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羌織繡大師】 楊華珍 汲取傳統元素 大膽發揮創意 文/記者楊迪、李倩薇 |2021.01.10 語音朗讀 14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楊華珍展示自己為彩妝品牌植村秀做的原創設計。圖/新華社 楊華珍的作品《山茶花》在成都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裡展覽。圖/新華社 在成都楊華珍工作室內,楊華珍(中)點評學生們的作品。圖/新華社 文/記者楊迪、李倩薇藏羌織繡是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和羌繡的合稱,是楊華珍在十多年前開創的一種風格。她的作品不僅有大自然的美物美景,還取材於藏羌人民生產生活場景,題材十分廣泛。今年六十三歲的楊華珍從小就幫著媽媽做針線活,十六、七歲時,楊華珍在家鄉已小有名氣,寨子裡要嫁人的新娘子會專門來找她做衣服。但在五十一歲以前,楊華珍一直把刺繡作為自己的愛好,從未想過要靠此做一番事業。一九九四年,阿壩日報社招聘攝影記者,楊華珍應試成功。為生產自救而創業二○○八年汶川大地震讓楊華珍的命運發生了轉折。五月十二日當天,楊華珍接到報導任務從馬爾康趕赴成都,地震發生時她乘坐的大巴士正好在映秀。倖免於難的她,見證了太多的不幸與堅強。「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停思考,作為災區的一員,我能夠做什麼?」楊華珍認為,受災民眾需要生產自救、增加收入,以重建家園。而發展刺繡手工正是一個解決生計問題的好途徑。震後第三個月,楊華珍向報社辦理了離休,帶著十八位「老姐姐」搞起了協會,到省會成都「闖蕩江湖」銷售刺繡產品。十八位「老姐姐」一半是藏族、一半是羌族,最小的六十多歲,最大的已年過七旬,許多人還是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大城市。創業不易。幾個月下來,啓動的人民幣三萬元資金已花得差不多,但產品銷售還沒有什麼眉目。正當楊華珍快要放棄時,成都一個文旅項目的負責人邀請他們入駐該項目,免費為他們裝修好一百七十平方公尺的商鋪,並免收首年租金。憑藉濃郁的民族特色,楊華珍經營的「藏羌繡苑」一時聲名鵲起。「很快,我們的銷售額就突破人民幣一百萬元。還記得那天我們一起在店裡慶祝,喝高興了就跳起鍋莊。」楊華珍說。生意愈做愈大,輻射帶動能力也愈來愈強。通過「傳承人+協會+公司+農村合作社」的模式,楊華珍培訓大批災區婦女在基地或家裡繡製,完成後的作品通過公司對外銷售,熟練的繡娘一個月收入近人民幣二千元。二○一四年,日本彩妝品牌植村秀透過上海一家公益組織找到楊華珍,希望她為植村秀即將上市的兩款潔顏油產品「穿一件有民族特色的衣服」。楊華珍此前從未做過產品外觀設計,內心忐忑。她詳細詢問了兩款產品的成分,了解到一款產品以綠茶為主要成分,另一款則融合了八種植物成分。她決定以此為創作素材進行設計。「兩款設計一款以綠茶花為主體,象徵生生不息;另一款以金剛杵為主體串起八種植物,在藏傳佛教中金剛杵象徵永恆與堅固不催。」楊華珍為這個國際大品牌交上了滿意的設計作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高額的回報大大超出了楊華珍的預料,也讓她意識到,非遺IP化後不僅可以創造更高的市場價值,也能讓非遺作品接觸到更廣泛的群體。二○一五年起,楊華珍每年都前往香港參加香港國際授權展參展,連續六年都有「斬獲」。星巴克、梵高博物館、法國郵政以及一些中國時尚品牌先後採用了楊華珍的作品。二○二○年一月的香港國際授權展上,某國際頂級奢侈品牌簽下了楊華珍根據敦煌飛天壁畫創作的《蓮花化生圖》的授權,希望推出帶有楊華珍作品圖案的絲巾產品。「說到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楊華珍說,在創作中她總是會從傳統民族元素中汲取營養,再大膽發揮想像力、大膽用色,不斷推出新的紋樣。這也是她的作品受到國際大牌青睞的原因。 前一篇文章 【東方生活美學】 翻轉對中國的想像 下一篇文章 【芭蕾舞者】 項陽 無論遇見什麼風浪 都請你熱血拚博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6【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特搜啟示】2025.05.0409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10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