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誠品書店日前舉辦年度閱讀報告,董事長吳旻潔透露,從兩年前即與中國大陸華為技術公司合作,由誠品擔任深圳華為大學圖書顧問與供應商,負責選書、建置書目,每年更換書種,並規畫內部空間運用等業務。誠品攜手華為,創造新希望與機會。
華為是5G通訊設備技術領先全球的高科技公司,美國在先進通訊領域不如華為,而發動科技戰,將之列入貿易黑名單,斷供華為含美國技術與軟體的晶片;施壓兼遊說歐盟、日本、五眼聯盟等國家拒絕華為設備。台灣緊跟美國川普政權,指控華為有資安疑慮,公部門禁用華為手機,通訊公司禁華為設備。
華為並沒有視台灣企業如眼中釘。大陸官民營書店何止百千,西藏已有特色書店,二、三線城市大書店藏書從十萬冊起跳;位於江蘇揚州的鍾書閣書店,陳列空間從天花板到地板,號稱「書的海洋」。圖書、出版攸關意識形態,是中共建政一向緊抓的筆桿子,類似槍桿子,視之為政權柱梁。
身為大陸頂級科技公司,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希望員工自修成長,沒有相中陸資書店或出版社,卻看準台灣誠品在圖書系統、空間營造、選品採購、美學陳列等方面皆符合需求,而結盟合作夥伴。如此選擇,一方面是誠品專業受肯定,企業布局陸台港澳、日本多年,培養了營運幹部國際視野與深度,能滿足華為重視經典與創新的需求。
大陸應對美國川普政權拉幫結派的反中組合,顯然內外有別。陸方對跟著美國當反中急先鋒的民進黨政府,雖文攻武嚇、機艦繞台、外交打壓;但視台灣企業、人民是自己人,對內部自己人,不毀約、不斷供、不禁買,歡迎台商赴陸投資,也給在大陸就業的台灣人民種種類國民方便。
對比同樣當美國反中馬前卒的澳洲,大陸就視為外部敵對勢力,出重手打擊;對澳洲輸陸大麥、牛肉、棉花、煤炭、葡萄酒課徵高關稅,開始反補貼調查,開徵反傾銷稅等;還遲滯載運澳洲產品的貨船進入大陸口岸卸貨,擺明用經濟打壓教訓澳政府。
誠品本是台灣書市頭牌創新店,受數位化消費型態影響,實體書店開開關關。誠品在探索新希望新機會,與屏東縣圖書總館合作,設主題限期店;在新竹市巨城購物中心側門大廳,有限期書市;與深圳華為合作,更是跨足大企業需求。華為圖書館藏書十一萬冊,供員工借閱,不賣書,其所以中意誠品者在於能營造從容、餘裕的讀書氛圍。華為既開例,誠品期待與其他企業也能跨業合作。
台灣不是只有半導體產業,日前兩岸企業家峰會開年會,台方理事長前副總統蕭萬長書面致詞,希望兩岸在健康醫療、智慧城市和環保防汙等領域合作,鼓勵台企拓展大陸內需市場。前政府時代,兩岸醫療產業互動熱,連基督教長老教會辦的醫院也與陸方合作,績效顯著。而今意識形態的人事鬥爭一起,赴陸團隊撤退回台,此前成果一夕崩解,令台灣工薪族叫苦。
台灣民營事業勞動薪資已凍漲逾二十年,青壯世代亟欲打開希望與機會之門。當下政府卻用國安法、反中意識、抗疫等手段封境,侷限幾個世代實踐所學、開創局面、追求成就的機遇,既不利己,也損不到對岸,何其庸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