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生命不死」義理及信念的理解與詮釋 (四 )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20.12.06
897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接著,我們進入到第九則要義,這一則的內容是從人間佛教的信仰,談生命個體與群體的關連性與無限性。

人間佛教要義二十則之九

星雲大師說:在我們認為,生命是個體的,但是這許多個體也是統一的,也是有關連的。所以,在人間佛教的信仰裡,沒有時空的對立,也沒有生死的憂慮。我們所求得的,在消極上說,没有恐怖,沒有顛倒,沒有沉淪,不會破碎;在積極上,生命可以更幸福、更安寧、更平靜、更自在、更解脫。到最後,人間佛教的人生、生命都是在歡喜裡,都在無限的時空裡,都在無限的關係成就裡。但這一切,都要在人間佛教的信仰裡才能獲得。

在這一則要義中,大師說:生命是個體的,但是這許多個體也是統一的;換言之,我們的生命同時也是群體的,彼此相互都是有關連的,這一句話有非常深刻的意涵。每一個人的生命雖然都是各自獨特的,但絕對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的,必然會和許多群體產生程度不等的關聯性。我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大家就可以了解為什麼「生命是個體的,同時也是群體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出身,包括父母親、兄弟姐妹、祖父母,旁及伯、叔、姑、嬸、舅、姨、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親族。推而廣之,還有左鄰右舍、社區鄉里、師長同窗、親朋好友、同僚袍澤等等,構成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絡,在婚喪喜慶的場合,大家就可以實地見證這種人際關係網絡。

此外,在我們一生當中,都會經歷求學、謀職等過程,都須要自我介紹或提供自己的履歷給報考的學校或求職的單位等等。我們在個人的履歷中,除了介紹自己的姓名、籍貫(或出生地)、生日、居住地等基本資料外,還要載明個人的學經歷資料。學歷的部分包括:之前就讀過哪些學校(從小學至大學乃至國外留學),修業年分,是否畢業,獲得何種學位等等。經歷的部分包括:現職以及曾經任職過的(公立或私立)機關、學校、公司、行號,在什麼單位服務,擔任過什麼職務,任職期間等等。除此之外,還包括個人參加過什麼樣的學術、社會或工商團體(例如學會、協會、工會或商會),擔任過什麼職務(例如理事或監事等)。

以上所述,在在顯示我們每一個人,在自我生命的歷程當中,都必然會和他人與各種不同的群體產生息息相關的連結,換言之,都會不斷地和各種群體結緣,根本就不可能遺世而獨立的。再者,和各種群體結緣的關連性,還會不斷地延續下去,譬如說,雖然從學校畢業了,但是終身都是該校的校友,個人與母校榮辱與共。

不僅如此,我們的生命以及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育樂、醫療等等所需,都是必須依靠他人與各行各業的提供與服務,以及大自然環境之中的各種動物、植物、礦物、水源、空氣的供給,才能夠存活、延續下去。也就是因為如此,我們在生命的過程當中,不斷地與他人和各種群體結緣,就應該要積極地與有情眾生乃至無情的山河大地廣結善緣,讓自我與他人的生命不斷地增上,而千萬不要結惡緣。

有了這一層理解,我們的生命在消極的意義上說,可以没有恐怖,沒有顛倒,沒有沉淪,不會破碎。不過,在積極的意義上來說,星雲大師鼓勵我們,要進而廣結善緣,可以讓自我、他人與群體的生命更加幸福、更加安寧、更加平靜、更加自在、更加解脫。到了最終極的層次,廣結善緣的生命都是在歡喜裡,都是在無限的時空裡,都是在無限的關係成就裡。

所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人間佛教的信仰當中,一旦深入人間佛教的信仰,體證到自我與群體的深厚關連性,就可以達到「沒有時空的對立,沒有生死的憂慮」之境界。因為眾生是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的,所以沒有時空的對立;雖然物質肉體的生命有分段交替,但佛性的生命是延續的,而且在延續過程中,可以得到群體善緣的護持,所以沒有生死的憂慮。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