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細胞改變睡眠周期 更容易生病 手機、Wi-Fi 害昆蟲減少 編譯韋士塔 |2020.12.05 語音朗讀 17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汙染、棲息地遭破壞,使全球昆蟲數量持續減少。圖/美聯社 蜜蜂是重要授粉昆蟲,攸關食物鏈安全。圖/法新社 科學家發現,手機和Wi-Fi對昆蟲產生負面影響。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智慧手機已相當普及,也成為許多人進行社交活動、瀏覽資料、影音娛樂和支付的工具,是人類生活中相當重要的裝置。但最新分析發現,智慧手機和無線區域網路(Wi-Fi)產生的輻射已對昆蟲產生有害影響。德國自然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NABU)和其他科學團體合作,分析超過80項有關輻射影響的研究結果,發現手機和Wi-Fi輻射與昆蟲數量減少有關。研究人員發現,輻射對昆蟲的細胞產生影響,讓細胞吸收鈣離子的速度加快,改變牠們的正常睡眠周期,也讓昆蟲更容易生病。這項分析以昆蟲為主,並未涉及手機輻射對人類的影響;不過研究人員表示,昆蟲是食物鏈中重要一環,例如蜜蜂,因此這個問題值得關切。研究人員魏加思(Kris Wyckhuys)和巴尤(Francisco Sanchez-Bayo)發表於《科學指引》(Science Direct)期刊的報告指出,未來幾十年內,全球昆蟲數量可能減少4成。昆蟲數量減少最嚴重的地區是歐洲與北美,過去25年來,德國好幾個保護區內的飛蟲數量遽減近8成;另外,波多黎各的陸地昆蟲數量,過去36年來已減少逾9成。生物學專家示警,昆蟲物種滅絕可能是人類滅亡的開端,因為昆蟲消失勢必改變食物鏈與周邊物種的生存。某種昆蟲或動物消失,生態系統的生物體互相依存關係也將失衡。分子生物學博士卡摩納(Emilio Carmona)則說:「98%的昆蟲對人類有益,牠們在食物鏈、植物授粉、有機物分解、害蟲控制等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研究指出,昆蟲消失的主因是棲息地改變,例如土地被開發為住宅、工廠或種植作物。另外,汙染也導致昆蟲數量下滑;過去60年來,農業、畜牧業大量使用殺蟲劑,讓昆蟲甚至其他物種都受到毒害。氣候變遷導致環境變異,也對生態造成傷害。卡摩納指出:「人類活動不僅破壞其他物種的棲息地,也製造汙染,危及生態平衡與生物多樣性。全球逾7成農作物須靠昆蟲授粉,換句話說,人類的生存無法與昆蟲脫鉤,但是人類的各種活動卻正在消滅昆蟲。」科技進步的同時,新的生活型態和裝置也對昆蟲產生影響,智慧手機就是其中之一。NABU的恩斯爾(Johannes Enssle)說: 「我們的研究結果是個警訊,提醒我們必須更重視昆蟲數量急劇下降的狀況。許多人可能不願觸及這個話題,因為這會干擾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且行動通訊技術背後藏有龐大經濟利益。」恩斯爾坦言,儘管數據已證實手機和Wi-Fi輻射會影響昆蟲數量,但目前並沒有理想的解決方案,因為行動電話和無線網路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裝置與設備。他認為,在難以捨棄行動通訊的情況下,各界應設法研發新技術,降低這些輻射對昆蟲的傷害,且配合保護棲息地、減少殺蟲劑用量,並採行永續、生態耕作等措施,盡力保育昆蟲。 前一篇文章 涉及數千運算裝置 雲端未必潔淨 減碳救地球 少玩串流遊戲 下一篇文章 專用信箱、航線 不必開門取貨更安全 無人機送貨 改變家的設計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6【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7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8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09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10IBM與佛光山交流 攜手實踐三好精神2025.10.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尼、菲律賓過度開發、嚴重濫墾 熱帶島國土地退化 海平面上升加劇全英串聯 徒步探索歷史文化遺產 夢想海灘 敘述海岸線獨特故事新冷卻塗料助建物降溫 省電40%鑽石電池 可提供數千年電力城市倒塌樹木變家具 重獲新生 作者其他文章記憶復甦返祖 或可讓滅絕動物重生 雞基因解碼 長出恐龍腳掃描條碼 資訊一覽無遺 提升漁業永續 區塊鏈上身 保護海洋生態任務結束可完全燃燒 不影響地球 木製衛星 減少太空垃圾1億℃維持20秒 南韓改寫世界紀錄 人造太陽 打造終極能源生動色彩、幾何圖形 影響各地各領域 百年裝飾藝術 歷久彌新遊客造訪反應爐殘骸 官方要申請世遺 黑色旅遊 車諾比成熱門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