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章藝術博物館 跨領域當代藝術與真實世界對話

文╱人間社記者周圍輝、周倫 |2020.11.30
2053觀看次
字級
有章藝術博物館「九單藝術實踐空間」。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造物線索〉中的天文影像作品。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音樂工作者林強創作的〈之間〉。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造物線索〉作品展出的永和保福宮龍柱。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紙紮藝師林銀城作品〈帶騎紙像〉。下方龜裂的地板為水庫淤泥「樂土」。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奇異博士〉電影手繪看板。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由造船師董明山憑一張1954年拍攝的舢舨船相片,在沒有設計圖及實物的參考下,以實務經驗、口訣、傳統工具,真實重現已在高雄港消失40多年的尖頭舢舨船。圖╱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洪耀輝檜木雕刻作品〈爵祿封侯〉。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法國藝術家胡貝東.卡蜜拉作品〈不是這邊,也不是那邊,是中間連結的線〉。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整備〉展場一隅。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一隻蒼蠅飛入海洋無垠的吐納。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文╱人間社記者周圍輝、周倫

「真實世界」是什麼樣子?

地球是橢圓形,還是遠方一條水平線?由台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策展的「2020大台北藝術節」,邀請跨領域職人以「真實世界」為主題展出當代藝術,提供思索人類文明脈動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真實世界」能以作品和展覽的形式呈現嗎?

主辦單位邀請天文專家、影像工作者、聲響工作者、建築師、科技農夫、民俗藝師、植物生態設計師、服裝設計師、文學家與視覺藝術家等領域人士策展,呈現多義的真實世界。

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羅景中表示,台灣近代因城市都更而不斷演繹改變,台藝大將校園注入新活水,把校區打造成一個藝術花園,讓參訪民眾可以輕鬆徜徉在藝術花園裡,享受光影及視覺造景的環境,進而得到美的啟發。

第三屆「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在台藝大「藝術聚落」及「九單藝術實踐空間」展出,作品聚焦於本原式的真實世界對話,嘗試透過作品帶領觀者回到本原,暗示藝術世界的真實。

之間

音樂工作者林強創作的〈之間〉是影像及聲響裝置,他透過與台藝大北側聚落的居民互動,將居民提供的舊照片,透過電腦創作,讓舊照片產生一種抽象感,再加上薄紗布幕,產生一種朦朧感;藝術空間裡配上音樂,讓音聲與圖像產生一種連結,召喚一種他人故事與個人記憶的重疊,呈現過去與現在,模糊〈之間〉的界線,從凝視中回憶,從想像中聽見。

傳說原型

包含木雕藝師洪耀輝的檜木雕刻作品〈爵祿封侯〉、紙紮藝師林銀城的作品〈帶騎紙像〉,搭配展場地面鋪設的「樂土」,參觀者站在龜裂的地板上,有種恍惚置身原始大地紋理中觀展的感覺。

木雕藝師洪耀輝曾參與三峽清水祖師廟重建工程15年,他的雕工細膩,鳥獸栩栩如生;紙紮藝師林銀城的〈帶騎紙像〉;「樂土」則是成功大學土木系輕質與結構材料試驗室研發的材料。

不是這邊,

也不是那邊,

是中間連結的線

由藝術家王俞文、林安芃與法國藝術家胡貝東.卡蜜拉(Houberdon Camila)3人共同創作,這段因地理位置與文化的差異而形成的距離,成為3人對話的焦點,3件作品立足於兩地,重塑「溝通」與「通道」的概念。

作品呈現兩座連動的枱燈,分別位於兩個生活空間,彼此連結,彼此感應。「此地」與「他方」之間便形成一個訊息流通的「場域」,透過文字、話語牽起此端與他端,體現缺席又真實的連結。

奇異博士

電影看板〈奇異博士〉是畫師顏振發的作品,顏振發是至今仍然堅持手繪藝術的電影看板畫師。電影看板曾是昔日電影院門口常見的風景,如今全台僅剩少數戲院還保有這項傳統。

整備

展示現代農夫行於田野的耕作工具,以及布農族詩人兼文學家沙力浪.達岌斯菲芝萊藍在擔任高山嚮導時的裝備,有頭背帶的鋁架、網袋、雨鞋、炊煮用具、鍋具,以及花蓮縣佳心部落的石板、登山時撿拾的鹿角等;浮光音像工作室則為沙力浪的物件製作動畫。

造物線索

影像及聲響裝置〈造物線索〉有天文學家提供的天文圖像、ALMA天文望遠鏡解碼獵戶座星雲後得到的聲響轉繹,搭配永和保福宮捐贈的龍柱、板橋慈惠宮典藏的媽祖神盔,透過各式探問溯源世界的本質,交織出迷人的美學色彩。

〈造物線索〉展出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副研究員王為豪的天文攝影、助理研究員陳科榮的研究成果「超新星模擬動態圖」,以及聲音藝術家徐嘉駿運用「聲響回饋」轉繹的的ALMA Sounds,藉由天文學解析星宿奧祕,從浩瀚宇宙中探索與人類緊密連結的點點繁星。

舢舨船

由造船師董明山憑一張1954年拍攝的舢舨船相片,在沒有設計圖及實物的參考下,以實務經驗、口訣、傳統工具,真實重現已在高雄港消失40多年的尖頭舢舨船。

一隻蒼蠅飛入海洋無垠的吐納

由台灣及印尼、菲律賓、泰國等地4名策展人及多名聲音創作者,共同發起的多頻道錄像裝置藝術,以蒼蠅、海洋作對比,表達微小與廣闊的意象。藝術家們使用聲音、圖像以及關鍵字來顯現,將微小單位聚集,廣集成偌大的聲音、圖像與文字圖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