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圖/法新社
研究人員收集野生鴨嘴獸的獸乳。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超級細菌」(superbug)能夠抵抗多種抗生素,一旦遭到感染往往難以治癒,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超級細菌去年導致全球約70萬人死亡;聯合國也示警,因濫用抗生素所產生的超級細菌問題若不解決,恐釀成全球公衛危機。
近來,澳洲研究人員傳出好消息,他們發現鴨嘴獸的獸乳含有一種能對抗超級細菌的蛋白質,或許能協助科學家研發新型抗生素及相關產品,消滅超級細菌。
鴨嘴獸是目前已知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且哺育幼獸的方式相當奇特,母鴨嘴獸透過腹部的皮膚分泌母乳,讓新生的幼獸舔食。研究人員指出,鴨嘴獸的獸乳含有極高的養分和免疫保護效用,堪稱「奇蹟獸乳」。
澳洲狄肯大學研究員夏普(Julie Sharp)研究鴨嘴獸多年,她表示:「鴨嘴獸和其他哺乳類動物不同,這種動物出生時,許多器官和免疫系統仍不發達,如同早產兒一般。新生鴨嘴獸的免疫力,是透過母乳獲得,牠們的肺部、眼睛或腦部發育時所需的養分,同樣是來自獸乳。」
夏普領導的研究團隊與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院(CSIRO)合作,發現鴨嘴獸的獸乳含有獨特的抗菌蛋白質,能夠消滅已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糞腸球菌;這項發現,為人類對抗超級細菌帶來新希望。
夏普表示:「我們正在解析這種蛋白質的結構,以確切了解蛋白質各部分的作用,並在實驗室中複製。這種蛋白質的摺疊結構非常特別,如同髮捲;我們推測,這種特殊結構的蛋白質,能夠保護新生鴨嘴獸免受細菌感染。」
研究過程出現的另一個挑戰,是鴨嘴獸的獸乳不易取得。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指出,澳洲鴨嘴獸目前的數量約為3萬到30萬隻,統計數據的高低值差距極大,是因為這種生物生性極度害羞,且只分布在大洋洲地區,主要在澳洲東部和塔斯馬尼亞島,難以追蹤,也不易進行人工繁殖。
所幸,在澳洲政府的協助下,狄肯大學的研究團隊目前已能穩定取得野生鴨嘴獸的獸乳。
夏普指出,新冠病毒也對他們的研究造成影響,疫情爆發後,相關的管制和封鎖措施讓他們的實驗進度受阻,也可能讓相關產品的商業化進程延後;不過,近來各國陸續傳出新冠疫苗突破性進展消息,鴨嘴獸獸乳的研究作業可望在明年恢復。
狄肯大學目前正與「細胞基質」(Cytomatrix)生技公司合作,目標是在5年內開發出能夠對抗超級細菌的產品。醫療產業人士指出,夏普的研究有助對抗超級細菌,也將帶來龐大商機;他們預估,全球抗生素市場規模,2060年時可能高達600億美元。
夏普表示,下一階段將嘗試把這種蛋白質整合到不同的材料,例如添加至嬰兒奶粉、醫療用繃帶、乳膏、注射劑或營養補給品,協助抵禦超級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