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就正等正覺,他究竟覺悟了什麼?就是覺悟我們宇宙人生最根本的真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圖/宇旭
文/星雲大師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就正等正覺,他究竟覺悟了什麼?就是覺悟我們宇宙人生最根本的真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這個緣起論,即是佛教的真理。「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在我們的生活上,到處可以印證緣起緣滅的真理。凡事由眾緣和合而成,由因緣散失而滅。有了因緣,事事順遂;因緣不合,處處失利。好比一部機器,裡面少了一枚螺絲釘,無論如何努力修護,總是無法啟動一樣。所以,希望生活幸福,事業有成就,最重要的是與人相處要和諧,處處廣結善緣,才能自求多福,美事天成。這就是所謂「業因緣在,業因緣絕;因明因顯,緣起緣滅」了。
如何廣結善緣呢?
1.在時間中結緣:比如我現在點頭向你微笑,這是結「現在緣」;幾天之後,你看到我,你也向我含笑招呼,這又進一步結「他日緣」了。說不定從這一個微笑開始,我跟你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結下了生生世世的「未來緣」。所以我們在時間中結緣,不僅要結現在之緣,也要結他日之緣、未來之緣;能夠緣緣不絕,善事自成。
2.在空間處結緣:我們不僅要結「此方緣」,還要結「遠方緣」、「十方緣」。其實,現在所結的「此方緣」,也有可能成為他日「遠方緣」的因,而更一步成就了未來「十方緣」的果。所以,時間空間是相續不斷、生生不息的,不要看輕任何一個小空間、任何一個微少時間內所做的善事,因為這一粒種子,很可能就是將來茁長的一棵大樹。
3.在人間裡結緣:除了結「人緣」外,還要與眾生結下「生緣」。結了「人緣」、「生緣」還不夠,須更進一步結「佛緣」,以和佛結的千年萬世法緣,來做為我們生生世世的皈依。
4.在因緣上結緣:這種緣有三種:「親因緣」、「改善緣」、「無緣緣」。「親因緣」是在已有的因緣上再結因緣;「改善緣」是將彼此的關係做調理、改善的努力,使這個緣更美好、更長久。一般的婆媳、妯娌之間,都是有緣才成為一家人,如果能改善原來不好的嫌隙,這個緣就會和善,家庭也更幸福。另外,我們還要結「無緣緣」,跟我們有關係、互相認識的人,固然須結無上善緣,即使是跟我們毫無關係、形同陌路的人,也要主動友善的和他們結歡喜緣。如:你在路上看到一個人滑倒了,立刻扶他一把,跟他點頭微笑,他也向你道謝微笑;由於你的廣結善緣,你們這兩個原本無緣的人就成為有緣人了。
用什麼方式來結緣呢?
1.資具結緣:譬如以財物、湯藥、日用品等捐贈給他人。我們常常把錢捐給孤兒院,買日常用品給救濟院,這便是以資具和他人結緣,是一種財布施。
2.身心結緣:用眼、耳、鼻、口、身、意來和人結緣。我用眼睛向你行注目禮,是眼結緣;用耳朵靜靜聽你講話,是耳結緣;用嘴巴讚美你,是口結緣;在心裡歡喜你、關心你,是心結緣,人與人是連在心裡都可以與之結緣的。
3.利行結緣:我們給人方便、利益、好處,做對他人有益的事,這是利行結緣。往往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給自己結下了未來的利行緣,此即是佛法「他受用即是自受用」,自他不二的甚深妙義。
4.佛法結緣:用真理、智識、技術、佛法與人結歡喜緣。我個人從小在佛門受人恩惠,也受十方大眾的呵護,受國家、師長的教導,我之有今天,完全是社會大眾的成就。我無以為報,只能用佛法與大家結緣,所以從一九四九年來台灣之後,台灣的每一個角落,乃至世界各地,我都盡可能去講演佛法。這個緣愈結愈大愈廣,聽講的人愈來愈多,這些聽講的人,又把所聽的內容向沒有聽過的人傳講。於是,我以佛法向大家結緣,大家又用佛法向更多的人結緣,佛法就遍滿虛空,使十方大眾都能霑被法益了。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109.講演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