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好心 從善如流 文/依潤法師 |2020.11.15 語音朗讀 60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依潤法師 圖/人間社 圖/俞沐 文/依潤法師《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說明心的重要。心,像神奇的畫師,能畫出一切善,成為淨土;也能造種種惡相,變現地獄境界。所以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星雲大師提倡「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倘若能「存好心」,身、口自然皆能善美,面對生活以及各種人事物時,也必能「從善如流」,過著幸福美滿的「三好人生」。「存好心」,一般指懷著善心,幫助有困難的人,但大師認為「存好心」在佛法的意義上更深遠,範圍更寬廣,即使生活中受了委屈、冤枉、挫折,依然能往好處想,往好處看,使苦的變樂,壞的變善,就是要用「好心」轉變你的命運。也就是修心,淨化我們的意念,把愚痴的邪心,換成慈悲智慧的佛心,念念慈心,自然所遇必將都是善緣。「從善如流」一詞出自《左傳》,意思是指採納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接受善意的規勸,像流水那樣暢快而自然。這與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的第九大願「恆順眾生」,有異曲同工之效。大師《華嚴經普賢十大行願》,提到「順」是遵循、依從,也就是循循善誘、因勢利導、與時並進,更是「認同、和平、放下自我」。大師舉出「順」的原則是:一、順其真理,開發智慧。二、順其自然,愛護生命。三、順其善行,給人 因緣。四、順其根性,慈悲方便。所以「恆順眾生」的標準,是導惡入善,力行三好。因此,大師勉勵大家要學習用「恆順眾生」來修養自己,學習傾聽別人的心聲,學習接受別人的意見。從《老子》「上善若水」來說,能「順」的人就像流水一樣,能隨順各種不同的條件、因緣,安身立命,不拘泥、不僵化,隨時調整自己,無往而不利,是一股流動在人心裡不可忽視的力量。因緣順了,事情就成就了;人心順了,世界就和諧了。由此可知,「從善」與「隨順」意同,「從善如流」精神如同「恆順眾生」,而佛法的「恆順」則更上一層。星雲大師在《往事百語》說,他一生最得意的性格是「從善如流」,因為「從善如流」為他帶來寬廣的人生。大師一生不但積極推動「三好」,更落實力行「從善如流」。大師從大陸到台灣,起初在宜蘭弘法,後來到高雄創建佛光山,從事國際化的弘法、文化教育,寺院建築、社教活動、一筆字春聯等,無不是「從善如流」所開創的一片寬廣天地。儘管如此,大師仍堅持修道原則,如日用僅一只僧鞋,一生信守承諾,永不退票等。雖平時不喜歡購物、不非時而食,但為令大眾歡喜,也常順應「隨喜」。大師表示:儘管「從善如流」有時會帶來一些不便與困擾,但我寧願自己吃虧,成就大眾。「從善如流」不但滿足了他人的希望心願,也是實現自我美好的世界。由此可知,「存好心」、「從善如流」,是人際的妙方、人生的指南,更是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理念。倘若大家對逆境,皆能以「好心」轉念;對境,能隨順「從善如流」,人生必定美好,前程必定光明。在現今全球疫情肆虐之時,人人能「從善如流」做好防疫,疫情控制必定有成效。 前一篇文章 【紅塵禪煙】 般若之吟 下一篇文章 【談迷說悟】 廣結善緣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開發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