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養生大補帖 陳玲芳 |2020.11.21 語音朗讀 31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身體免疫調節較弱的朋友,天冷要特別注意脖子的保暖。圖/資料照片 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 醫師林巧梅分享,喉嚨 乾燥易咳嗽,蒸梨子可緩解。圖/亞東醫院提供 合谷穴:手掌虎口處,往食指掌骨中心下緣方向按壓。圖/睿鳴堂中醫診所提供 尺澤穴:手掌向上,肘中橫紋偏外側三 分之一凹陷處。圖/睿鳴堂中醫診所提供曲池穴:手肘彎 90 度,外 側產生橫紋的末端,垂直按 壓。圖/睿鳴堂中醫診所提供三陰交:腳內踝尖垂直往 上四指寬處。圖/睿鳴堂中醫診所提供陰陵泉穴:膝蓋彎 90 度, 內側轉折處橫紋末端。圖/睿鳴堂中醫診所提供康涵菁醫師指導 患者按摩「湧泉穴 」,這個穴道可調 和腎臟的氣血,使 人腎精充足、耳聰 目明、行走有力。圖/亞東醫院提供康涵菁醫師 指導患者按摩 「腎俞穴」, 這個穴道有助 治療腰膝酸軟 和大便難解。圖/亞東醫院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秋冬之際,不少節氣病症逐漸浮現,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巧梅分享,喉嚨乾燥易咳嗽,蒸梨子可緩解……睿鳴堂中醫診所康涵菁中醫師則說,中醫認為腎氣是人體精力的根源,冬天陽氣潛藏,萬物蕭索,民眾要避免陽氣外泄,切莫受寒。由於天氣明顯轉涼,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門診增加了許多咳嗽及皮膚症狀的病人。林巧梅中醫師指出,除了門診的中醫調理,民眾其實在家也可以利用食療、穴道按摩及生活調整,進一步改善入秋轉冬出現的身體不適。養生食療 外加穴道按摩「咳!咳!醫生,我最近很容易咳嗽,喉嚨都乾乾的沒有痰。」針對門診病人的訴求,林巧梅醫師指出,秋令屬燥,秋主肺,所以乾咳是秋冬常出現的症狀,坊間常說的「蒸梨子」食療,就非常適合治療這類乾咳,但注意如果是痰多的咳嗽就不適合;除了蒸梨子,也建議民眾可以煮一些「白木耳百合南杏湯」來潤肺,緩解乾咳症狀。「我最近晚上睡覺很容易咳嗽,早上起床也是。」林巧梅醫師表示,這類病人主要是身體免疫調節較弱,溫差變化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過敏反應;建議民眾,要特別注意脖子的保暖,可以圍著絲巾睡覺,白天如果早起運動,也盡量圍著絲巾或脖圍。而老一輩常說要吃的「西洋參川貝粉」,可以補肺氣並化痰止咳,十分適合呼吸道容易過敏的病人;但要注意,如果是已經感冒、發燒、感染或是懷孕及服用其他西藥的人,食療之前,仍需請醫師評估。另外,有意穴道按摩者,可以選擇合谷穴、尺澤穴來固肺提升免疫力。「我臉上皮膚都脫皮了,而且身體有點乾癢。」針對秋冬乾燥脫皮的現象,林巧梅醫師指出,肺主皮毛,所以秋燥也會影響到皮膚,需注意洗澡溫度不要過熱,並選用較滋潤的沐浴乳,有些肥皂較不適合;另外,飲食上需避免太重口味及菸酒、烤、炸、辣等食物,作息需要盡量在晚上十一點前就寢,因為太晚睡會耗傷我們體內陰分,讓症狀加重;此外也可以煮白木耳百合紅棗湯來養血潤肺,穴道上建議可以按摩曲池穴、三陰交穴來緩解皮膚症狀。林巧梅醫師提醒,因為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間,為秋冬季節交替之際,天冷讓人的血液循環會更差一點,末梢循環較差的民眾,如常手腳冰冷、小腿容易水腫等,推薦可以自己在家泡腳。可買一些生薑,不削皮切幾片,放入水中,水滾後先煮十五分鐘,再加入泡腳桶的溫水裡,泡約二十至三十分鐘,可以有改善循環跟消水腫的功效。另,搭配按摩陰陵泉穴效果更佳;如果四肢冰冷情況較為嚴重者,建議可加一些老薑及艾葉。中醫的「腎」 與西醫大不同六十歲李先生,最近經常感到疲倦且有腰痠、耳鳴症狀,於是求診中醫。中醫師為他詳細把脈、診病之後,告知李先生有明顯腎氣不足導致的腎虛耳鳴現象,應該趕緊治療,把「腎」固好。林先生聽到自己的腎不好,趕緊又跑到西醫檢查腎功能,但抽血及尿液檢查腎功能指數皆正常。其實跟李先生有同樣疑惑的人不少,看中醫被指「腎虛」,轉而求診西醫卻查無「腎臟」疾病,究竟中醫所說的「腎」跟西醫所說的「腎」有何不同?該如何治療才能讓「腎氣足」呢?睿鳴堂中醫診所康涵菁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腎氣是人體精力的根源,即腎的功能包含生殖能力以及人的生命活動力,腎與骨骼的生長發育有密切關係,對骨髓的生長與造血也有促進作用,且頭髮倚靠血的滋養與腎精的化生。腎氣足的人,骨骼與牙齒強壯堅固,且毛髮豐茂有光澤;腎氣虛的人,齒牙動搖、容易脫落,腰膝痠軟疼痛、頭髮毛躁無光,容易有白髮或掉髮問題。而聽覺功能,也依靠腎精的滋養充足,腎精足則聽力好,腎精虛則聽力差,甚至出現耳鳴、耳聾等現象。西醫所謂「腎」,具體長在人體胸椎第十二節與腰椎第二節間,腰部兩側的後方,宛如一對超級大蠶豆,成年人每枚腎長度約十一公分、重約一百五十公克。西醫將腎臟歸屬於泌尿系統中,負責將人體多餘的水分過濾後形成尿液排出,維持體內水分和電解質平衡,而藉由排泄尿液,也將身體內的代謝廢物和有害物質過濾出來。同時,在尿液排泄過程中,腎臟也會藉由控制酸性和鹼性物質的排出量比例,來維持人體的酸鹼平衡。保腎三要 首要大便暢通「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康涵菁醫師說,冬天陽氣潛藏,萬物蕭索,民眾要注意不要使陽氣外泄,不要受寒。西醫認為,天氣冷容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進而減少腎臟的血流量,感冒病毒更容易感染腎臟,所以要做好「保暖」工作。中醫則認為,腎臟與冬季相應,此時補養腎氣最適宜。她提醒,日常生活有三點須注意,首要「大便暢通」:中醫認為「腎司二便」,腎主管大小便的排出。一旦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悶脹,也會傷及腎臟,導致腰痠疲乏,噁心嘔吐。腎氣虧虛,也會引起排便無力或大便稀溏,伴有腰痠膝軟,頭昏耳鳴。因此,保持大便暢通也是保腎的法寶。其次「飲食保腎」:除了要飲食均衡之外,可多吃一些補腎食物。黑色入腎,因此大部分的黑色食品都有補腎的作用,例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香菇、黑棗、紫菜、海帶、桑椹等。水是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充足的水運行到周身,可以帶走人體代謝廢物和毒素。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每天足夠喝水量是很重要的保腎措施。中醫的「冬令進補」,指的就是補腎,補腎最佳中藥材,則非「何首烏」莫屬。再來「護足保腎」: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冷氣或電風扇;怕冷的人不妨穿著襪子睡覺,以免受寒。每晚睡覺前按揉腳掌正中凹陷的「湧泉穴」,有引火下行助眠、引氣血歸腎的作用,是護足保腎的重要方式。 前一篇文章 【養眼專欄 】 乾眼症痛起來要人命! 下一篇文章 秋冬吃薑防寒 醫談薑好處多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 作者其他文章【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穀雨養生宜顧脾胃 定時走動促進代謝延緩老化從飲食做起 多吃豆類蔬菜全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