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果實」柿子吃法多助止咳潤肺 禁空腹吃 |2020.11.09 語音朗讀 55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柿子有「神仙果實」之稱,具良好的潤腸通便、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秋季颳起九降風,代表進入柿子產季,新竹縣新埔、北埔也開始晒柿餅,呈現一片金黃「柿界」,柿子營養度高,有良好的潤腸通便、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而柿餅表面的白色粉狀物「柿霜」,更是止咳潤肺上等中藥材,無論逢年過節自行食用,或是送禮給親朋好友都具「柿柿如意」的象徵,給人祝福的感覺。柿子有「神仙果實」之稱,台灣種植分成澀柿及甜柿兩類。甜柿果形較小,果實能在樹上成熟、自然脫澀;澀柿果體較大,採下後必須經過人工脫澀處理,通常會去皮加工製成柿餅。圖/Unsplash柿子富含β-胡蘿蔔素、礦物質鉀、磷、鐵、碘等、維生素A及C,尤其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至2倍。成熟的柿子含碳水化合物17.2%,其中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及果糖,這也是大家覺得柿子很甜的原因,此外柿子也含有少量的蛋白質、脂肪及粗纖維。柿餅是利用自然日晒法,將去皮後的柿果曝曬,使柿果在乾燥溫和的環境下,逐漸脫去澀味及水分,隨著水分蒸發,糖分會在柿餅的表層形成一層綿密細緻的白色粉末,刮下來後就是俗稱的「柿霜」。柿霜是一種中藥材,有止咳、化痰功效,但主要是用來治熱咳,但因每顆柿餅上只有薄薄一層,因此產量少,相當珍貴。圖/Pexels柿子雖好但不能多吃,也不能空腹時吃,因為柿子含有大量的單寧酸,單寧酸在胃內經胃酸的作用,就會沉澱凝結成塊留在胃中,不易消化。有慢性腎衰竭及洗腎患者也不宜多吃柿餅,因富含磷質及鉀離子,易造成代謝負擔。中醫認為柿子味甘、澀且性寒的特性,不建議孕婦多吃;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吃太多不易消化,也不適合再搭配同屬寒涼的食物,否則本身容易腹瀉的體質,會更容易拉肚子。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24節氣養生 立冬自製】 紫菜蔬海苔醬 下一篇文章 英國SUBWAY素肉丸潛艇堡大賣 再增素食餐點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3【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2025.07.0604【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2025.07.0605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6【特搜啟示】2025.07.0607【精選書摘】《你就是自己的焦慮處方》 思考無法解決感覺問題2025.07.0608【人間有愛】從居家防疫看人道精神2025.07.0609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10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蔬香好味】梅汁高麗泡菜【賣菜郎說菜經】低GI值冬粉 減醣好幫手【養生食語】藥食同源神仙葉 桑葉【樂活蔬食】 一碗麵的智慧: 領悟星雲大師的飲食哲學【節氣養生】 清暑養心食帖 鮮菇黑木耳醬【果然日常】紅肉李露 夏日甜美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