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果實」柿子吃法多助止咳潤肺 禁空腹吃 |2020.11.09 語音朗讀 55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柿子有「神仙果實」之稱,具良好的潤腸通便、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秋季颳起九降風,代表進入柿子產季,新竹縣新埔、北埔也開始晒柿餅,呈現一片金黃「柿界」,柿子營養度高,有良好的潤腸通便、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而柿餅表面的白色粉狀物「柿霜」,更是止咳潤肺上等中藥材,無論逢年過節自行食用,或是送禮給親朋好友都具「柿柿如意」的象徵,給人祝福的感覺。柿子有「神仙果實」之稱,台灣種植分成澀柿及甜柿兩類。甜柿果形較小,果實能在樹上成熟、自然脫澀;澀柿果體較大,採下後必須經過人工脫澀處理,通常會去皮加工製成柿餅。圖/Unsplash柿子富含β-胡蘿蔔素、礦物質鉀、磷、鐵、碘等、維生素A及C,尤其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至2倍。成熟的柿子含碳水化合物17.2%,其中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及果糖,這也是大家覺得柿子很甜的原因,此外柿子也含有少量的蛋白質、脂肪及粗纖維。柿餅是利用自然日晒法,將去皮後的柿果曝曬,使柿果在乾燥溫和的環境下,逐漸脫去澀味及水分,隨著水分蒸發,糖分會在柿餅的表層形成一層綿密細緻的白色粉末,刮下來後就是俗稱的「柿霜」。柿霜是一種中藥材,有止咳、化痰功效,但主要是用來治熱咳,但因每顆柿餅上只有薄薄一層,因此產量少,相當珍貴。圖/Pexels柿子雖好但不能多吃,也不能空腹時吃,因為柿子含有大量的單寧酸,單寧酸在胃內經胃酸的作用,就會沉澱凝結成塊留在胃中,不易消化。有慢性腎衰竭及洗腎患者也不宜多吃柿餅,因富含磷質及鉀離子,易造成代謝負擔。中醫認為柿子味甘、澀且性寒的特性,不建議孕婦多吃;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吃太多不易消化,也不適合再搭配同屬寒涼的食物,否則本身容易腹瀉的體質,會更容易拉肚子。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24節氣養生 立冬自製】 紫菜蔬海苔醬 下一篇文章 英國SUBWAY素肉丸潛艇堡大賣 再增素食餐點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父親的山水2025.10.3103佛光會送家具至光復 助受災戶重建家園2025.10.3104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5印尼佛教大學教職員 佛光山佛學院培訓 2025.10.3106【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2025.10.3107【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8【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9梵蒂岡跨宗教對話60周年 教宗喜會中華人間佛教代表2025.10.3110社論--新台幣改版2025.10.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青蔬好味】市場小確幸 海苔黃瓜大滿足【蔬活日常】植物之肉 毛豆【節氣養生】養藏溫補 桂花蜜小米糯藕【蔬食百味】番茄菇菇薑黃炊飯【賣菜郎說菜經】豌豆家族123【逸饗蔬食】麻辣鮮香 台版巴適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