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朝野和解 兩岸和平

 |2020.10.08
2980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設市滿百周年,市長柯文哲邀請歷任市長參與回顧市政百年活動,目前仍舊保外就醫的前總統陳水扁也特地北上,他在致詞時感慨說,歷任市長能夠不分黨派坐下來談是好事,為何朝野、兩岸沒辦法坐下來談呢?他期盼未來能看到朝野和解、兩岸和解。郝龍斌也提到,兩岸、藍綠不和解,台灣沒希望。

台北市歷任市長包括許水德、吳伯雄、黃大洲、陳水扁、馬英九、郝龍斌以及議長陳健治、吳碧珠、陳景祥,在現任市長柯文哲的號召下齊聚一堂。他們的政治立場有藍有綠有白,但都曾經為台北市政建設貢獻過心力,不僅見證了台北市政的發展,也見證了台灣政治的歷程,其中陳水扁和馬英九還各擔任過二任的總統,對於時局當有較深刻的體會。

台灣政治發展的障礙就是藍綠的長年惡鬥,政黨如果不和解,很多的力量就被用在內耗上,彼此互揭瘡疤、惡言相向,無法就國家發展或是基礎建設事宜,客觀的交換意見,更別說是共謀計議了。早在上世紀八○年代,就有立法院的藍綠委員王建煊、施明德、郁慕明等人共同推動大和解,但是後來連施明德也離開了綠營,說明了藍綠之間意識形態的根深柢固,容不下異己的心態。

藍綠惡鬥牽涉到統獨的意識形態,如果不能和解,不可能商議出共識。統獨問題其實也只是個各自思惟的理想模式,是不現實的,畢竟統獨都不是當前能夠解決的問題,最後就變成爭取選票的口號,說白了就是騙取選票的工具,實質上對民眾一點利益都沒有。長年下來,反而演變成社會對立、族群撕裂的局面。藍綠應暫時擱置統獨爭議,就國內的經濟發展、基礎建設、民生議題謀求共識,而不是動輒惡鬥,把對方打趴。

像能源、外交、國防等重大的國家發展方針,經常是意見兩極化,搞得你死我活。能源政策因為惡鬥,不是廢核就是缺電,二選一;兩岸政策不是親美就是親中,二選一;美豬美牛不是進口就是零檢出,二選一。很多的議題並非都是零和遊戲,只因為政治惡鬥搞到事事都是兩極化,沒有妥協空間,最後把自己逼到牆角。現在的能源問題和兩岸關係就是如此。

兩岸關係更不應該搞到共機繞台常態化,連海峽中線的默契也沒了,民眾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下,這是蔡總統「親美抗中」的政策所致,遠因也是來自於藍綠惡鬥、非統即獨的後果。兩岸之間當然應該和平相處,現在的情況卻是寧可花大筆冤枉錢向美國採購武器,並與強鄰、同胞為敵,卻讓民眾的經濟、財政陷入困境。而且兩岸關係緊張,連帶也以想到經濟、文化的交流,對於當前的實質利益和未來的發展都有絕大的影響。

台灣最大的內政問題就是藍綠惡鬥,最重要的對外關係就是兩岸關係,但是這兩個問題目前都沒有改善的跡象,且愈演愈烈。柯文哲的倡議、陳水扁的呼籲、郝龍斌的回應都說明了這兩項急務不能不面對。想像一下,如果現在藍綠和解,不再劍拔弩張;兩岸又回到和平發展時期,不再兵凶戰危;那麼台灣的發展是不是更樂觀可期,不再充滿不確定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