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景新
電影《魔鬼總動員》(Total Recall)描寫西元2084年,拜科技之賜,人們旅行已經不需要揹起行囊親自遠行,只需要到販售虛擬冒險公司植入記憶即可,業者還說,真實的旅行常遇到敲竹槓的司機等計畫之外的事,不如直接植入美好記憶,省去所有可能的風險。
電影可能還遠低估了科技發展,當今虛擬實境(VR)高度發展,不必等到2084年就可以實現虛擬旅行。歌手陳綺貞唱著:「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對我而言,旅行中發生的所有事,美麗或不美麗,都是旅行的意義。
那次去關島旅行,一下飛機,就與同行的戀人吵得不可開交,他不慎重摔了我相機,我一怒講了他幾句,他也不甘示弱回嘴,當下,只想馬上搭下一班機回家。還有幾次跟友朋飛泰國曼谷,也因為行程安排發生齟齬,雖然可視為學習妥協,但也更明白,真正的自由自在,是一個人的時候。
幾次結伴旅行,深深體會,只有家人會給予無條件的愛,其他的關係很難做到。旅行讓生活習慣與細節無所遁形,如果不能彼此包容,即便最後成了「分手旅行」,也未嘗不是一種收穫。
所以後來,更喜歡不結伴旅行,當作一種與自己內在深層交流的方式。不結伴旅行,可以全然做我自己,除卻家庭、職場、同學、朋友的連結,重新找回最真實的自我,同時在旅途中反省自己是否扮演好各種角色。
那次飛印尼泗水,檢討了酒肉朋友的必要性;那次飛馬來西亞吉隆坡,帶我尋回久違的兄弟之情;那次飛柬埔寨金邊,母親照三餐LINE我有沒有吃飽,隔著距離,方知有媽的孩子真像個寶。
最難忘的一次旅行插曲,是某次飛美國出差,由於第一次搭長途班機,一下飛機時差都還來不及調整,就必須開始工作,日夜顛倒,腦袋鎮日昏沉沉。一天半夢半醒之間,竟夢見往生的父親就站在客房床前,像以往一樣親暱地看著我。淚光中甦醒,那天工作起來特別來勁,因為我知道,自己仍有父親默默守護著。
最讓我訝異的是,之前在台灣從來沒有夢見過他,此刻父親居然「愛相隨」,長途跋涉來到須乘十幾個小時飛機的異地;想是父親知我獨身遠飛他鄉的孤單,因此走進夢裡,給我溫暖,給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