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甘情願 文/人間社記者劉妙秋 |2020.09.20 語音朗讀 23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慧安法師 圖/人間社記者陳弼群 妙辰法師 圖/人間社記者陳弼群 吳淑勳 圖/人間社記者陳弼群 王俊傑 圖/人間社記者陳弼群 文/人間社記者劉妙秋佛光山法寶堂九月六日舉辦法寶講座,主題「心甘情願」,禮請佛光山都監院文書慧安法師主講,佛光山潮州講堂監寺妙辰法師、慈航幼兒園園長吳淑勳及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白象幹部王俊傑與談。慧安法師提到,星雲大師在〈心甘情願〉文中提到從僧青年發心求法,至弘法度眾都心甘情願,這是他出家後的承諾,期間歷經種種困境,不畏困難,克服逆境,因此成就了今日法水長流五大洲的佛光淨土。妙辰法師從參訪道場、吳淑勳以教育辦學、王俊傑參與佛光山青年團活動服務等不同因緣進入佛光山學習佛法,從佛法啟發自覺,轉變生活中起心動念的煩惱,而能心甘情願的弘揚佛教、服務大眾,與人歡喜結好緣。慧安法師陳述,星雲大師為佛教心甘情願背負譏毀不以為苦,困境終能迎刃而解。在當時開啟了應機的教育法門,引領青年入佛門薰習佛法,帶動佛教新氣象。對大眾無怨無悔的付出,如同父母教養子女的種種德行、規範,給予不同的養分,才能令其滋長。妙辰法師分享千金一諾上佛光山的因緣,起於高中畢業旅行參觀大佛城,知客法師提供訊息才有參加佛學會考、親近佛法的機會。佛學會考後,適逢即將參加大學聯考之際,在種種善因驅使下,選擇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因緣具足選擇剃度出家,自許換了身分重新發願,將傳揚佛法為職志,要與人分享佛法,也更勇於承擔,效法諸佛菩薩發願,願發則眾生可度。吳淑勳在約三十年前從學校畢業後服務幼兒園,當時的園長想翻轉教育,他也勇於接受挑戰。服務十三年後,一切已步入軌道,卻亟思改變安逸的工作生涯,聽到星雲大師一句「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毅然捨去高薪至佛光山慈航幼兒園任教。以退為進,換位思考,以「三好」為教育核心,以《百喻經》製作三好教材,對於能為教育留下意義深遠的歷史軌跡甚為歡喜,因為教育得以與佛教結緣,能盡情發揮教育理念,因此讓他更心甘情願繼續服務。王俊傑說,以前自己是標準的「宅男」,因緣際會加入佛光青年後,生活方式有了轉變,常常參加各類活動。一開始加入青年團也是抱持一般年輕人的心態,就是先感受好不好玩,漸漸受佛法薰習之後,改變了待人接物、與人相處的應對態度,學會時時以微笑及柔軟心待人。從一開始只著眼「玩」的感受,到受佛法的潛移默化,至今能夠心甘情願繼續在青年團接引更多青年,而以服務大眾為目標。從顛覆以往所學,到重新學習再出發,要如何實踐心甘情願?妙辰法師說,遵行星雲大師所堅持的僧信平等,秉持隨時待人好的觀念,讓歡喜布滿人間,以身教讓人信受奉行。吳淑勳期許帶領幼兒園的團隊落實愛語、布施,人人互相讚歎,心甘情願繼續為教育服務奉獻。王俊傑說,不忘初心、直下承擔,並且隨緣帶給人歡喜,就是最大的正向力量。慧安法師最後總結,人生在世若能時時以「心甘情願」實現理想,一切困境自可迎刃而解。 前一篇文章 《人間萬事》 機會 下一篇文章 【紅塵禪煙】 清涼吟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三好校園】子龍國小劇團學習 樂在閱讀放異采佛教的防疫之道佛教新思路解決困境拒絕偶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