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團董事長兼CEO 李東生 專注做自己有優勢的事

文/記者王曉丹 |2020.09.20
1561觀看次
字級
日前開幕的柏林消費電子展(IFA)是德國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個線下大型國際展會。圖為9月3日TCL在IFA上舉行發布會。圖/中新社
1990年代,搶抓機遇的李東生帶領TCL進軍彩電業務,並開始向現代企業、集團化轉型。2001年,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向世界打開大門。3年後,TCL接連收購法國湯姆遜全球彩電業務和法國阿爾卡特手機業務,開創中國企業進行跨國併購的先河。 圖/新華社
2020年柏林消費電子展(IFA)開幕,TCL參展並舉行的線下發布會。 圖/中新社
2018年李東生(左)獲得改革先鋒稱號,右為吉利汽車創辦人及董事長李書福。圖/中新社
2019年TCL贊助美洲盃足球賽,圖為李東生(左一)出席在當地舉辦的新品發表會。圖/中新社
TCL於2019年參加全球規模最大的消費電子展柏林消費電子展(IFA),展出 8 K 高清電視。圖/中新社
「2002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手持獎杯向觀眾致意。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曉丹

1990年代,搶抓機遇的李東生帶領TCL進軍彩電業務,並開始向現代企業、集團化轉型。2001年,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向世界打開大門。3年後,TCL接連收購法國湯姆遜全球彩電業務和法國阿爾卡特手機業務,開創中國企業進行跨國併購的先河。

從生產磁帶到成為「電話大王」、彩電領先企業,再到收購法國湯姆遜彩電、阿爾卡特手機業務並經歷陣痛,到進軍面板製造業打破外國壟斷,再到「互聯網+」時代戰略轉型……在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看來,TCL在國際化「長征」路上不斷前行,持續變革創新是最重要的動力。

敢為人先跨國併購

一九八二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的李東生,以技術員的身分加入TCL的前身——TTK家庭電器公司。當時,這家中外合資企業還是一家從事錄音磁帶生產製造的小作坊式工廠。

一九八五年TTK公司更名TCL,開始轉向生產電話機,同年推出中國大陸第一台按鍵免提電話機。四年後,TCL電話機產銷量居大陸同行業第一,成為中國大陸「電話大王」。「那個時候幾乎什麼業務都有發達的機會,關鍵在於『敢為人先,大膽去試』。」一九九○年代,搶抓機遇的李東生帶領TCL進軍彩電業務,並開始向現代企業、集團化轉型。

「中國企業走出去,必須實施堅決的全球化戰略。」TCL是最早看到這個趨勢的中國企業之一。早在一九九九年,TCL就進軍越南市場,成立第一個海外公司。隨後全球化「戰場」從越南擴展到印度、俄羅斯等國家或地區。

二○○一年,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向世界打開大門。三年後,TCL迎來了一次重要的變革轉型,接連收購法國湯姆遜全球彩電業務和法國阿爾卡特手機業務,實現了TCL從中國企業向全球化企業的跨越,開創了中國企業進行跨國併購的先河。

瀕臨破產絕境重生

但,李東生沒有想到,二○○四年那兩宗將TCL推向世界舞台的跨國併購,也讓公司陷入了瀕臨破產的泥潭。併購後的整合問題撲面而來,TCL在資金、技術、人才的儲備和對歐洲法律、文化、風俗以及市場的了解等方面都面臨重大挑戰。

李東生說,當時的湯姆遜擁有全球最多的彩電專利,但這些專利全部在CRT(映像管)技術方面。意想不到的是,在收購後的幾年,歐美市場彩電產業快速從CRT轉向LCD(液晶顯示器)業務,這使得TCL當時併購拿到的技術能力,在後續的競爭中很難發揮出作用。

二○○五年、二○○六年,TCL連續兩年出現了巨大的經營虧損。「由於對技術的誤判,十八個月我們虧損了十八億元(人民幣),二十年的積蓄差點被那一戰耗盡了。」李東生說。

最艱難的時候,每天都會有不同區域部門向李東生報告資金不足,而大陸國內的銀行也不願增加貸款,甚至收貸。二○○五年,面臨幾乎山窮水盡的困境,李東生半年就瘦了二十多斤。

「企業最重要的是活下來,活下來我們就有機會。」為了解決現金流問題,李東生忍痛賣掉一些優質資產,並主動縮減規模。這讓企業先活下來,也讓經營虧損得到有效控制。

與此同時,李東生給員工分享了〈鷹的重生〉的故事,鷹要麼等死,要麼必須經過痛苦的蛻變迎來新生。「鷹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敢於面對困難、否定自我、挑戰極限,建立自身新的能力、適應變化,才能重新飛翔。」

經過新一輪變革,TCL在二○○七年突破重重困難,整體扭虧為盈。二○一二年度LCD電視銷量一千五百七十八萬台,躋身全球彩電三強,這也是中國彩電企業首次衝入全球液晶彩電第一陣營。

「雖然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全球化併購的方向是對的,這才有了TCL的今天,這也證明中國企業是可以走出去的。」李東生說,目前TCL手機業務以海外為主,占銷售收入比重超過百分之九十,「這都是當年跨國併購奠定下來的基礎」。

變革創新再次出發

為改變大陸彩電行業「缺芯少屏」的被動局面,增強本土企業在全球平面顯示產業的話語權,走出併購困境後的TCL又將創新的目標轉向了面板產業。

二○○九年,TCL設立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為具有「面板—模組—整機」產業鏈垂直一體化優勢的企業。

面對互聯網經濟,TCL提出「雙輪驅動發展」戰略:通過「智能+互聯網」、「產品+服務」轉型建立新的業務能力;通過國際化完善全球業務布局,提升海外市場占有率。目前,TCL已形成人工智能、5G通訊、半導體新型顯示、智能製造與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戰略技術發展方向。

數據顯示,二○一八年,TCL產品銷售額的百分之五十八來自海外市場,電視機出貨量居全球第二。目前,TCL集團在全球共有八萬九千多名員工和二十八個研發機構、二十二個製造基地,業務遍及全球一百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回望TCL的發展歷程,李東生認為變革創新是TCL的基因,定力和韌性也是企業發展不可缺少的要素。「非公經濟的優勢在於高效率,適應變化能力強。我堅信,企業要成功,必須要專注做自己有優勢的事,要敢於創新、與時俱進,才能從行業的跟隨者轉變為領先者。」李東生說。

李東生

小檔案

1957年7月出生,廣東揭西人。1982年畢業於華南工學院無線電系。現任TCL集團董事長兼CEO。

根據新聞資料,李東生酷愛文史,2006年的文章〈鷹的重生〉震動整個TCL,乃至整個中國商界。他在文中直指TCL內部存在「諸侯文化」,坦承自己曾經缺乏變革勇氣。經過5年的整頓,2011年1月5日,李東生面對眾多媒體,莊重宣告:鷹已重生。

在中國大陸企業圈,李東生交友廣闊,例如早年騰訊上市時,他就成為馬化騰的獨立董事。據了解,他和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私交也不錯,同樣面臨過併購虧損的兩人,曾經共同探討產權改革的道路。

除了朋友,還有家人。儘管渴望能多有些時間和家人一起,但李東生說,「目前企業的發展還是處於爬坡的時期,所以我的心態不能有任何的懈怠,要和大家一起把企業推向下一個高峰。」

2018年,李東生獲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為電子產業打開國際市場的開拓者。  2019年,榮獲「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稱號。

2019年,榮獲「中國傑出貢獻企業家」稱號的李東生,以人民幣38億元資產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1112位。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