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山東膠州 小傳人快樂學非遺

文╱記者吳書光、隋麗君、于葦杭 |2020.09.19
1658觀看次
字級
進行鋦補時要專注。圖╱新華社
鋦補工作台一角。圖╱新華社
山東八角鼓傳承人王玉美傳授小學生們彈唱。圖╱新華社
山東八角鼓傳 承人王玉美傳授 小學生們彈唱。圖╱新華社
膠州茂腔傳承人張梅香教孩子們膠州茂腔。膠州茂腔2006 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新華社
鋦瓷匠人趙殿文正 講解鋦瓷手藝。圖╱新華社
姜萍在膠州市文化館傳授小學生們膠州秧歌。膠州秧歌在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新華社

文╱記者吳書光、隋麗君、于葦杭

「上半身微微前傾,右手抬高,左手在胸前,聲音要穩,尾音翻高……」膠州茂腔名家張梅香正在向她的小徒弟們傳授著茂腔表演技巧。「小小非遺傳承人」身著演出服,一開嗓竟也讓人眼前一亮。這是前不久在山東膠州市文化館活動室內經常上演的一幕場景。

二○二○年膠州市文化館第二屆「非遺夏令營」活動讓膠州再次颳起了「非遺風」,九十六名入選的「小小非遺傳承人」在各項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揮起八角鼓,吹起嗩吶,扭起秧歌,唱起了茂腔……

為了舉辦好此次活動,工作人員精心策畫,選擇了膠州秧歌、茂腔、膠州八角鼓、膠州剪紙、膠州民歌、膠州吹打樂.嗩吶六項非遺項目作為培訓課程,邀請九名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及文化工作者免費為學生上課。

據了解,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今年的非遺夏令營學員招收規模較去年有所減少。為了保證學習效果,在報名現場還增設了面試環節,最終只有九十六名小小非遺傳承人「脫穎而出」成功入選,目前已完成學習。

「我非常喜歡傳統文化,趁這個機會一定要努力學好秧歌,做一名合格的『小小傳承人』。」今年十一歲的范旺雅涵告訴記者。

「這已經是孩子第二次報名參加『非遺夏令營』了。去年就報名學習了膠州秧歌,今年一聽說第二屆夏令營開班,孩子特別興奮,主動要求繼續報名參加。」范旺雅涵的母親王維娜說。

久演不衰深受喜愛

二○○六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膠州秧歌和茂腔兩項入選。被譽為山東三大秧歌之一的膠州秧歌是在膠州灣畔滋潤成長的傳統民間舞蹈藝術奇葩,據記載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以男剛女柔的鮮明特色和「三彎九動十八態」的舞蹈動態,被人們稱為「三道彎」、「扭斷腰」。通常以歡快風趣的舞蹈開始,以民風民俗小戲為主體,貫穿全場,其風格特點中蘊藏和體現了膠州特有的人文經濟風貌和膠州人的獨特性格。

茂腔是流行於膠東半島的地方戲曲形式,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最初為民間哼唱的小調,又稱「肘子鼓」,據說是因民間藝人肘懸小鼓拍擊節奏演唱而得名。茂腔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柔怨,生活氣息濃郁,通俗易懂,委婉動聽,頗有「一聲直入青雲去,多少悲歡起此時」之妙,被譽為「膠東之花」,俗稱「拴老婆橛子戲」,在廣大農村有深厚的群眾基礎。茂腔的傳統劇目有一百種左右,經常演出的有「四大京」、「八大記」, 特別是《東京》、《西京》、《南京》、《北京》、《羅衫記》等傳統劇目,久演不衰,深受群眾喜愛。

「舉辦『非遺夏令營』的目的,就是想讓我們膠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青少年這個群體之中打下一個好的基礎,能夠培養更多的青少年愛好者,把我們膠州的優秀傳統文化更好的繼承發揚下去。同時,也藉此豐富暑期生活,讓孩子們的暑假過得更加充實和有意義。」膠州市文化館館長范立恩表示。

「守」住還要「傳」下去

舉辦夏令營的目的,不外乎為了非遺的保護傳承。膠州市二○○六年成立茂腔秧歌藝術傳承保護中心,由當地政府買單對膠州茂腔文化進行系統的挖掘和保護,通過修繕工作場所,將優秀學員納入編制體系,提高演職人員的工作待遇和社會地位,對人才的保護讓幾近解散的隊伍重新煥發生機。與此同時,透過「名師收徒」、設置「培訓班」等方式留住人才,茂腔秧歌藝術傳承保護中心逐漸形成老中青搭配的人才梯隊。

除此之外,膠州市定期舉辦中國秧歌節、新春秧歌會、秧歌大賽、廣場文藝周周演等大型文藝活動,逐步形成春季舉辦「膠州秧歌等非遺項目培訓」,夏季舉辦「非遺夏令營」,秋季舉辦「非遺進景區、非遺大集」、冬季舉辦「傳統膠州秧歌及民俗表演冬訓、非遺保護成果展」等。

透過國家、省、市各項賽事,膠州非遺作品屢獲大獎。大型茂腔現代戲《秧歌鄉的故事》創新性地將兩項國家級非遺膠州秧歌、茂腔進行「跨界」融合,茂腔的質樸無華混搭著膠州秧歌的「三彎九動十八態」,傳統文化魅力十足。憑藉這部戲,二○一七年,膠州市茂腔秧歌傳承保護中心的演員們登上了中國戲曲的最高舞台——北京梅蘭芳大劇院。

濟南鋦瓷 傳達節約惜福觀念

在濟南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裡,趙殿文正在手工製作修補瓷器需要的鋦釘,在細緻的工作中,不經意間,一天就過去了。

趙殿文是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統鋦補修復工藝」的傳承人。中國有句古話:「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這句話最早就是從鋦瓷這一行當裡出來的。鋦瓷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將陶器或瓷器上磕掉的碎片部分用鋦釘為主,以多個步驟重新固定回原位,來達到修復的效果。一些磕碰碎了的陶器瓷器經過鋦瓷技術的修復,可以重新變得精美又實用。

趙殿文說,鋦瓷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護、修復老物件。「有些一百多年的瓷器,碎了太可惜」,但還可以採用鋦瓷技術重新修復起來。

趙殿文講道,鋦瓷主要有五步。第一步「捧瓷」,即將碎了的陶瓷片對起來、進行捆紮固定;第二步是在裂縫旁「打眼」,而且不能打透原來的瓷片,否則就算是失敗了;第三步,是根據打出的眼「做釘」,即做鋦釘;第四步「上釘」是將鋦釘固定在瓷器上;最後是「膩縫」,把瓷片間的裂縫更精細地填補好,做最後的打磨。

鋦瓷用的鋦釘一般是細長的長方體,和訂書機差不多大。相比從前用鐵打造的有大拇指肚大小的鋦釘,現在的鋦釘更加精緻小巧。由於其材質由人工挑選的,大小由手工定制,鋦釘的靈活度很高。除了最基礎的,還有許多鋦釘為了美觀,參照原物品的風格和修復人的想法進行打造,例如花朵形狀、子母扣形狀。同時,鋦釘的材質也不拘泥於一種,例如青色瓷瓶常用銀質鋦釘,而紅泥陶器則常用金質鋦釘。鋦釘的顏色材質、間隔、擺放位置等都與修復者的個人審美有很大的聯繫,因此,趙殿文說,這是加了一種藝術在上面。

鋦瓷這一技術從前是以實用性為主,人們追求的是壞了的物件通過鋦補修起來還能使用,而現代的鋦瓷則更注重對美感的追求。趙殿文介紹,甚至有人專門來到這裡將自己的陶瓷先「撐破」,再「鋦」,就是對鋦瓷「美」的追求。

濟南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作為非遺文化體驗創新綜合體,經常接待學校進行研學活動,作為非遺的傳承人,趙殿文很高興有更多的學生來感受鋦瓷技藝。

對於前來進行研學活動的學生們來說,幾個小時的學習重在體驗,所以想要完全掌握鋦瓷這門技藝是不現實的,「一次肯定鋦不起來」。因此,趙殿文針對這種情況專門設計了一項研學體驗,將瓷盤上做出「鋦」字並空出兩個筆畫的空間,讓學生們自己使用金剛鑽打眼,根據不同的長度、位置,自己製作鋦釘並最終將「鋦」字補充完整。

「這不僅可以讓學生親手體驗金剛鑽、感受這個手工藝,還可以鍛鍊他們的耐心和左右手協調能力」,趙殿文說。而做好的瓷盤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署名,帶回家作為留念。

「讓學生們體驗這門手藝主要是讓他們體會老一輩人勤儉節約、惜物惜福的精神,對於物品要珍惜,不能破壞東西,壞了可以再修起來。」趙殿文說,希望學生們通過研學知道「老一輩人的記憶」,能把節儉惜福的理念帶回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