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走一趟涪陵荔枝古道

文/記者李勇、張桂林、陶冶 |2020.09.12
1685觀看次
字級
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在四川重慶的涪陵睦和村荔枝果園 內,遊客體驗採摘荔枝。圖/新華社
村民侯艮秀清點整理採摘的 新鮮荔枝。圖╲新華社
村民黃明也在荔枝樹上採摘鮮果。圖╲新華社
夏天盛產期,村民忙著採摘。圖╲新華社

文/記者李勇、張桂林、陶冶

盛夏時節,長江重慶涪陵段南沱鎮睦和村的江岸邊,二百多畝荔枝成熟了。「妃子笑」、「帶綠」、「絳紗蘭」、「糯米糍」等六、七個品種的荔枝掛滿了枝頭……睦和村的村民們迎來了又一年的豐收。

在中國大陸,榨菜這道「國民下飯菜」出自涪陵,人人皆知,但要說涪陵產荔枝,恐怕大多數人都未曾聽聞,甚至不少重慶人自己都不知道。

然而,據史書記載,涪陵和荔枝的淵源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結下。唐天寶年間,讓楊貴妃「心心念念」的荔枝,很可能就來自長江與烏江交匯的這片沃土。

荔枝緣從巴蜀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晚唐詩人杜牧的名篇〈過華清宮〉,讓世人知道了楊貴妃吃荔枝的嗜好。

對楊貴妃愛吃荔枝這件事,《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驛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唐玄宗這一濫用國器「花樣寵妻」的行為,成了勞民傷財、荒弛朝政的負面典型,但貴妃所吃荔枝究竟從何而來,卻成了一道「世紀猜想題」流傳至今。有荔枝生長的地方,都願意貼上貴妃「特供」的標籤。

經文史學家對不同朝代各類史學典籍的梳理,大致有福建說、兩廣說和巴蜀說三種意見。其中,貴妃吃的荔枝來自巴蜀之涪州(現重慶涪陵),有比較實在的證據。

首先,雖然現在川渝兩地的荔枝產量不大,但唐代的巴蜀大地是與嶺南齊名的荔枝「主產區」。在唐代,對荔枝情有獨鍾的不止楊貴妃,大文豪白居易也是歷史上荔枝的超級「粉絲」。在被貶江州(今重慶忠縣)期間,白居易專門讓畫工出了一本關於荔枝的圖集並親自作序,即為著名的〈荔枝圖序〉。序中開篇即講明:「荔枝生巴峽間」,這證明當時長江三峽一帶是產荔枝的。

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藍勇曾對歷史上四川荔枝的種植和分布進行過細緻的考察。唐宋時期,北緯三十一度以南的成都、重慶、宜賓、瀘州、涪陵、樂山、萬縣和雅安等地的河谷地帶均有荔枝種植的記載。其中,北緯三十度以南的宜賓、瀘州、樂山和涪陵四地產量最大,質量最好。

藍勇表示,荔枝的生長需要基本的熱量條件,但歷史氣候研究表明,唐代是中國的一個暖期,氣候比當代溫暖,因此唐代四川盆地內大面積的荔枝分布,恰好是當時荔枝生長的北界。

其次,更為關鍵的一點,相較福建、兩廣地區,巴蜀地區離長安從距離上更近一些,便於楊貴妃吃到更新鮮的荔枝。

眾所周知,荔枝有一個特性——不易保存,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言:「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歷史地理愛好者分析,按照現在冷鏈快遞的速度,要從福建、兩廣把荔枝發到西安,至少也要兩到三日。而在唐代,即使通過急驛,嶺南的新鮮荔枝在四五日內送抵長安基本上是不可能。所以,貴妃所食荔枝,應來自他處。

近代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嚴耕望在他的名著《唐代交通圖考》裡專門有一章〈天寶荔枝道〉,仔細分析了貴妃吃的荔枝從何而來,他的結論即是:重慶涪陵。

荔枝道千古之謎

大面積種植規模加上離長安最近,涪陵的荔枝有充分理由成為貴妃「歲貢」。史書記載,唐玄宗為此頒旨自涪州設專驛直通長安運送荔枝,後世稱為「荔枝道」。然而,關於荔枝道的歷史認知,不同朝代有不同看法,還有不少謎底尚未揭開。

其一,歷代史學家對比了唐人和宋人關於荔枝進貢的記載後,發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唐人多言荔枝來自嶺南,而宋人多云荔枝來自巴蜀,這意味著唐代的人貌似並不認可楊貴妃吃的荔枝是從「荔枝道」來的。

《唐國史補》云:「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也就是說楊貴妃的兒時經歷使得她愛上荔枝,而後來發現嶺南荔枝勝於蜀地,所以由嶺南進貢。

與楊貴妃同時期的詩聖杜甫的詩句:「憶昔南海使,奔騰進荔枝」(〈病桔〉)、「炎方每續朱櫻獻,皆是嶺南貢荔枝」(〈解悶〉),也認為荔枝來自嶺南,而非巴蜀。

不過,到了宋代,有了白居易關於荔枝「三日而味變」的科普,大家更傾向於巴蜀說。蘇軾〈荔枝嘆〉中寫道:「永元荔枝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並特別注釋說:「唐天寶中,蓋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進入。」

其他典籍包括成書於南宋、由王象之編纂的《輿地紀勝》更詳細記錄:「妃子園在(涪)州之西,去城十五里,荔枝百餘株,顆肥肉肥,唐楊妃所喜。」

而中國古代第一部荔枝農學專著蔡襄的《荔枝譜》也記錄:「唐天寶中妃子尤愛嗜,涪州歲命驛致。」最清楚情況的唐人卻不願承認荔枝自巴蜀來,不知是何故。

其二,《輿地紀勝》記載:「楊妃嗜生荔枝,詔驛自涪陵,由達州,取西鄉,入子午谷,至長安才三日,色香俱未變。」而在其他史料中,從涪陵至長安,五日、七日說法皆有之。

試想一下,在沒有現代冷鏈技術的唐代,如何在盛夏時節從炎熱的長江沿線將荔枝完好送到長安,古人的保鮮技術不是一般的厲害。

對荔枝古道有所研究的涪陵區作協主席李世權介紹說,史書記載和民間傳說認為,新鮮荔枝連枝一塊摘下,裝入粗大的楠竹筒中,兩頭用溼潤的黃泥封住,再用棉被裹之,就能起到「冷鏈」之效果。

然而,蘇東坡〈荔枝嘆〉中「永元荔枝來交州」,表明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來自兩廣乃至當今越南地界的荔枝進貢,說明對於荔枝的保鮮技術,前人早就花了不少心思,因此進貢貴妃的荔枝是否還有更加「先進」的保鮮方法,至今仍是一個謎。

昔日勞民傷財 如今變成搖錢樹

無論如何,成為朝廷貢品,使得涪陵荔枝名盛一時,但也給涪陵的百姓帶來沉重負擔。不管天旱地澇、病蟲災害,奉天命種植的荔枝,不容有半點閃失。

而為了運送荔枝,沿途驛站和百姓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杜甫在詩中就有「憶昔南州使,奔騰獻荔枝,百馬死山中,至今耆舊悲」的記載。

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亂爆發。楊貴妃隨唐玄宗逃離長安,在馬嵬坡香消玉殞後,涪陵荔枝園逐漸冷落、荒蕪。到宋代,《輿地紀勝》記載,那時荔枝園仍有荔枝樹百餘株,「顆肥肉厚,唐貴妃所喜」。到明代時,只剩下一株唐代荔枝樹。至清初,涪陵已無荔枝,但荔枝園猶存。清朝咸豐年間,涪陵知州姚蘭坡曾在荔枝園建亭,種植荔枝樹,不久因故被毀。此後,荔枝園舊址被歲月風雨衝刷,零落得無處尋覓蹤跡,空留下一個讓人歎息的地名——荔枝園。舊時涪陵八景之一的「荔浦春風」,也隨之徒有虛名。

直到二○○○年前後,借助三峽移民搬遷產業發展需要,在涪陵沉睡百年的荔枝終於又「復活」了。在長江畔的南沱鎮睦和村,當地村民通過引種,逐漸發展起來超過二百畝的荔枝。從二○一六年開始,村裡還搞起了荔枝採果節。

當地村黨支部書記劉家奇說,現在全村有荔枝二百二十多畝,品種以「大紅袍」、「糯米糍」、「妃子笑」、「絳紗蘭」、「大丁香」、「帶綠」等為主,今年產量預計四萬餘公斤,採摘時間可持續到八月底,全部售賣完能讓種植戶增收近人民幣八十萬元。

除了荔枝產業,對荔枝古道文化的進一步挖掘也成為涪陵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

涪陵區文旅委黨委書記王海燕分析說,荔枝古道以涪陵荔枝園為起點,經現在的重慶市長壽區、墊江縣、梁平區,四川省大竹縣、達縣、宣漢縣、平昌縣、萬源市、通江縣,陝西省的鎮巴縣、西鄉縣等十餘區縣市,最後到達西安,全程一千多公里,是唐代最繁華的驛道。荔枝道的興起,固然是因為封建王朝的驕奢淫逸,但客觀上也促進了川陝間的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一千多年來,一直繁盛不衰,成了中國西部古代交通要道。

李世權表示,如今,曾經盛極一時的妃子園,已被城市街區所覆蓋。荔枝古道在涪陵區境內未考證出明晰的線路,僅在百勝鎮叢林與長壽區交界之處,存有青石板鋪就的長約一百五十公尺、寬約一公尺的古驛道遺跡。石板經過一千多年歲月的打磨,通體光滑圓潤,中部凹陷,最深超過五公分,足可見曾經的熾熱與繁忙。

近年來,荔枝古道在四川省及其相關地市縣備受重視,已被納入古「蜀道」,一起申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涪陵區委書記周少政表示,下一步,涪陵區也將系統整理和挖掘與荔枝園、荔枝古道相關的歷史遺跡和文化線索,開發荔枝旅遊資源,挖掘荔枝古道文化內涵,讓荔枝從舊時「妃子笑」成為新時代的「百姓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