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 人生迷途

文/林一平 |2020.09.08
2183觀看次
字級
圖一:作者繪彌爾頓 圖/林一平
圖二:作者繪野上彌生子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開車會迷路,靠手機的GPS導航,將迷路的機率大為降低。而人生也會迷途,誰能來導航?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以迷路為緣起,串連出巨著《神曲》(Divina Commedia)三部曲,包括《地獄》、《煉獄》及《天堂》。

但丁以此作品譴責當時羅馬公教會的統治,但他是聰明人,寫作時小心翼翼,未牴觸當時基督教神學的觀點。書中扮演導航的GPS角色,引領但丁的,是羅馬詩人維吉爾(Publius Vergilius Maro; 前70-前19)。維吉爾帶領但丁穿過地獄、煉獄,然後把他交給當年但丁單相思的暗戀情人貝亞德的靈魂,帶他遊歷天堂,一直到見到上帝。當作家的一大福利是,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接近的單戀情人,在生花妙筆下,可達到一親芳澤的目的。

維吉爾最厲害的本事是將口述傳說的神話轉變成文學,並將之用於民族與帝國的宣傳。他將當時的「時事」掰成神話來滿足新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著實令人大開眼界。他引導許多人的文學創作,例如他的作品《伊尼德》(Aeneid)後來成為彌爾頓(John Milton,1608-1674;圖一)撰寫《失樂園》(Paradise Lost)的典範。《失樂園》這部於1667年創作的史詩,以《舊約聖經.創世紀》為題目,描述墮落天使路西法(撒但),像是「故意寫錯的GPS程式」,引導亞當和夏娃誤入歧途。

有的文學作品更直接以「迷路」為名。日本女作家野上彌生子(のがみ やえこ; 1885-1985;圖二)以二十年的時間完成小說《迷路》,表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日本左翼運動中知識分子的苦惱與迷惘情緒。這群日本知識分子,極渴望有一個心靈的GPS,能為他們定位導航。野上彌生子也曾經來台灣尋找「高貴的野人」,發現他們早已「同化」於日本文化,感到非常失望,甚至對於自己反而在外觀上不如他們「開化」而羞愧不已。(參見島津直子《殖民的邂逅.日本旅遊文學對於殖民地台灣的描述》)

《神曲》、《伊尼德》、《失樂園》、《迷路》等文學作品都和人生迷途相關,而誰來導航人生,在文章中也隱含了答案。導航人生的GPS,其實是內心的平靜。只要內心獲得平靜,人生的道路自然浮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