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殼貝

文/李弘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博士、橫山國小 |2020.09.07
5018觀看次
字級
「蛤蜊」這兩個字,部首都是虫部,但是牠們既沒有觸角也沒有分節的腳,其實分類上屬於軟體動物的雙殼貝。圖/BOB
自古以來,有一對殼的雙殼貝就是人類鐘愛的水產,考古現場往往發現雙殼貝形成的貝塚。圖/BOB
「九孔」因為外殼扁平,許多人都以為是雙殼貝。奇怪的是,九孔的另一片殼呢?圖/BOB

文/李弘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博士、橫山國小自然教師)

自古以來,有一對殼的雙殼貝就是人類鐘愛的水產,考古現場往往發現雙殼貝形成的貝塚。除了「蛤蜊」外,和雙殼貝有關的國字其實很多,例如「蚶」、「蜆」、「蚌」以及「蠣」,可見中國人很早以前就已經注意到雙殼貝了。除了這些雙殼貝之外,還有淡菜、硨磲,甚至如同蛀蟲般的蛀船蛤也是雙殼貝喔!今天就一起認識這種日常生活常見的水中動物吧!

殼上祕密

雙殼貝的殼隨著身體逐漸長大,又有保護肉體的功能,可說是骨骼。因為雙殼貝的骨骼長在外頭,算是「外骨骼」。我們的骨頭在肉體內,屬於內骨骼,是「肉包骨」;雙殼貝的外骨骼包著肉體,是「骨包肉」。

我們人類可從皮膚和體態,看出年紀大小,但怎麼看出蛤蜊的大小呢?答案就在殼。殼上面有一輪一輪的生長線,輪數愈多年紀愈大。靠近殼頂的部份,就是雙殼貝小時候的殼喔!此外,老成的雙殼貝,殼也會變得異常厚重。因此,看到厚重的個體,就曉得碰到老人家了。

殼內祕密

其實雙殼貝的身體透露許多祕密!請把蛤蜊殼頂朝上,會發現身體下方有兩條管子,這就是蛤蜊用來呼吸、覓食和排泄的器官,稱為「水管」。位於下方的是「入水管」、上方的是「出水管」。海水從入水管進入體內,讓鰓過濾食物並且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不要的廢水連同排泄物,在從出水管排出體外。雙殼貝一呼一吸之際各有不同的管道,這和我們的呼吸道很不相同,因此牠們無法「一個鼻孔出氣」!

有些種類的雙殼貝鑽入沙中的時候,會將水管伸出沙面。退潮的時候,兩條水管縮進殼內,但是沙灘上卻留下並排的兩個孔。伸出手指往下探,碰觸到厚實光滑的貝殼,往往有摸到寶藏的驚喜!

你有沒有注意到,蛤蜊在水管的另一邊有塊白色結實的肉?這塊肉酷似斧頭,就稱為「斧足」。斧足是蛤蜊運動器官,牠們靠著斧足移動或鑽沙。固定不動的雙殼貝,例如淡菜,牢牢地附著在物體或岩石表面,因此斧足並不像蛤蜊這樣發達;另一種固定型的雙殼貝──牡蠣,斧足則完全退化消失。

九孔迷思

「九孔」因為外殼扁平,許多人都以為是雙殼貝。奇怪的是,九孔的另一片殼呢?仔細瞧瞧九孔殼的頂端,會發現螺旋狀的構造,其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不單如此,九孔還有觸角、眼睛,以及明顯的嘴巴,這都不是雙殼貝的特徵。可見九孔是道道地地的單殼貝,也就是海螺,正式的名稱是「鮑螺」。最後請問你:卡通動畫《海綿寶寶》中的寵物「小蝸」,是雙殼貝還是單殼貝呢?小蝸有觸角,觸角上有眼睛,而且有一個螺旋狀外殼,相信你已經知道答案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