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回收 成新冠受害者 編譯/韋士塔 |2020.09.05 語音朗讀 17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回收塑膠可製成原料再度使用。圖/美聯社 日本的垃圾分類相當確實,有助提升資源回收率。圖/美聯社 日本的塑膠廢棄物回收率極高。 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海洋塑膠汙染日益嚴重,加上中國大陸拒收回收物導致垃圾危機,引發世人關切,也讓如何正確處理塑膠廢棄物和避免環境浩劫成為重大議題。日本一度被視為這個領域的模範生,但近來的研究發現,日本塑膠廢棄物的回收率快速下滑,原因是新冠病毒疫情使得需求減少,塑膠原料的價格降低。專家指出,日本是全世界垃圾分類最嚴格的國家之一,因為日本曾經出現戴奧辛汙染問題,也曾被抨擊商品包裝過度。在政府大力宣導以及絕大多數民眾都遵守相關規範的配合下,讓日本塑膠廢棄物回收的狀況優於其他國家,尤其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塑膠瓶,2019年回收率超過9成。目前日本逾7成的市政當局收集塑膠容器和包裝,包括塑膠袋、食品托盤和洗髮精容器等,這些物品被視為家庭可回收廢棄物,收集後再送交資源回收業者。然而,牙刷、文具和洗臉盆等塑膠製品被歸類為可燃或不可燃廢物,處理方式是焚化或掩埋。為了進一步讓各類塑膠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日本政府在8月中旬公布一項計畫,要求各地市政當局收集所有類型的家庭塑膠廢棄物並進行回收;如果順利立法,最快今年就會啟動相關方案。據統計,日本每年PET塑膠瓶的使用量為60萬噸,其中8成是以再生材料製造。過去回收率極高,是因為日本政府採取付費回收制度,但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塑膠的需求減少,加上油價下跌,導致回收原料的價格優勢消失,PET原料乏人問津。研究人員表示,日本今年4月到6月廢棄塑膠瓶的回收量約為4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13%。調查發現,造成回收量降低的主因,是新冠疫情導致民眾減少外出,許多商家也歇業,汽車、生活用品的銷售下滑,用於汽車內裝、飲料瓶及食品托盤等再生塑膠製品的需求隨之減少。油價崩跌也使PET回收率降低,日本6月PET進口單價為每公斤90日圓,比1月低14%。購買進口PET原料的成本低廉,降低業者採購再生原料的意願。除了PET,其他塑膠資源的回收同樣出現下滑趨勢。日本塑膠工業聯盟的調查顯示,2020年日本國內再生塑膠的使用量,將比2019年度減少約4成。這個狀況令環保人士憂心忡忡,也呼籲當局透過政策扭轉形勢,例如擴大回收塑膠廢棄物種類、提高補助等。此外,環保專家也建議,疫情導致塑膠製品的需求減少,正是塑膠減量的好機會;據聯合國環境署的資料,日本的塑膠消耗量高居全球第2,提升回收率只是解決塑膠廢棄物的被動對策,根本之道是實施各種減塑政策。環保人士建議,疫情降低塑膠需求之際,政府可順勢加強推廣,避免塑膠使用量在疫情結束後快速回升;目前日本正推行「綠色採購」,訴求減少瓶裝水、免洗杯、塑膠免洗食品容器的使用,今年7月起,日本也開始強制商家提供塑膠袋時必須收費,都是塑膠減量的有效方案。 前一篇文章 趁亂開發? 負面效應可能全面擴散 搶救雨林 全球施壓巴西 下一篇文章 凝視目標 靜眼反敗為勝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3【詩】走過康橋2025.09.1104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7【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8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9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10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高溫影響神經系統 恐損大腦AI研發新型抗生素 對抗超級細菌 全球邁向碳中和重要策略 二氧化碳轉為醇 變身高價值化合物拆卸式發電系統 充分利用空間 鐵軌太陽能板 綠能技術大創新優格製成活性水凝膠 創新再生醫學 作者其他文章高溫影響神經系統 恐損大腦AI研發新型抗生素 對抗超級細菌 全球邁向碳中和重要策略 二氧化碳轉為醇 變身高價值化合物拆卸式發電系統 充分利用空間 鐵軌太陽能板 綠能技術大創新優格製成活性水凝膠 創新再生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