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天下雜誌與本報合作,即日起推出「微笑台灣319鄉+」專題,報導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有一群默默耕耘、專注發展地方獨特性的人們,他們散落在台灣的各個角落,專心一致,追求品質、原創、或是美感、特色,這些來自地方的希望,已如星星之火正聚積成一股鼓舞台灣向上的能量。
同時,天下雜誌和聯盟企業、媒體與政府夥伴們發起「微笑台灣319鄉+」微笑護照活動,邀請百萬民眾拿起微笑護照,以微笑、友善、信賴的心情,拜訪319鄉,透過行腳親身體驗台灣鄉鎮的美好,用微笑,找回彼此的信任與力量。
詳見 www.319.com.tw/2007/
詩人歌詠「你住的小小的島我正思念」,現在他已用行動表達情懷,落籍在金門這個青青國度,循著先祖鄭成功的足跡,沒有達達馬蹄聲,而是用飲酒放歌的豪情,為金色大門添色。
飲者乃有俠者之姿,
豪興起時,大口吞浪如鯨之嘯海
當懷思遠人,就閉目坐定,
輕啜芳洌猶吻之沾唇……
──鄭愁予《飲酒金門行》
向晚時分,詩人漫步在金門古寧頭海灘,思緒化成一個個腳印,隨潮汐遠去。站在一長排昔日反敵軍艦艇登陸的軌條砦前,詩人握著佈滿蚵粒的斑鏽鐵條,古往今昔,不禁湧起飲酒高歌的豪情。
二十歲的青年詩人在詩句中書寫流浪,曾寫下「你住的小小的島我正思念,那兒屬於熱帶,屬於青青的國度」,島嶼讓他充滿遙想。隔年他又寫著讓人傳誦的「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這一次,七十四歲的他再度流浪,卻成了金門的歸人。從美國教職退休之後,兩年前他將戶籍遷到金門,在夢土落葉歸根,因為這裡是他先祖鄭成功焚儒衫、起兵反清復明的重要根據地。他為金門鄉親寫詩、演講,因為詩人的歸來,金門大門再度發亮。
籍貫河北,出生山東,軍人世家出身、鄭成功第十四代子孫的鄭愁予,他們鄭氏家族因為降清,集體遷往大陸,被迫分派在各省擔任世襲軍職,甚至連鄭姓也被改掉。沒想到數百年後,鄭氏後人再度從各地聚首,因為先祖的精神與文化始終凝聚心中。
「他名字叫做成功,但是他不是一個成功的英雄,」鄭愁予花了大半輩子追溯鄭家歷史,了解自己從何而來,「他的人格不管從哪一方面的記載,都看出來值得我們尊敬。」
除了追憶先祖精神,詩人更流著閩南人不安定的血脈,他形容那是討海人的個性,冒險、堅持、不安於室,更具有國際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