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是誰說的!是誰說外表比較樸素、照顧小孩的角色就一定是母鳥呢?圖/玉子
母彩鷸築巢求偶。圖/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
文/玉子
哼,是誰說的!是誰說外表比較樸素、照顧小孩的角色就一定是母鳥呢?
彩鷸爸爸想告訴大家:「我也能勝任這個分工,快祝我父親節快樂!」
彩鷸喜歡在清晨或黃昏的時刻活動,並棲息於水稻田、草澤環境之中。「水稻田」聽起來離人們的生活很近,但是彩鷸生性害羞、行蹤隱密,因此並不是很輕易就能看到牠們。
母彩鷸的胸口為美麗的栗紅色,與之相較起來,公鳥就比較偏大地色系。彩鷸的繁殖機制在鳥兒世界裡比較特殊,漂亮的母鳥會在繁殖期發出一連串低沉悠遠的「嗚—嗚—」求偶聲。與公鳥交配下蛋之後,母鳥就會另覓新歡,留下公鳥負責孵蛋和把孩子帶大。
也就是說,彩鷸是實施「一妻多夫制」的鳥類,同一隻母鳥會產下好幾窩卵,分別讓不同的公鳥孵化呢!很有趣吧!
這種美麗又特別的鳥兒分布很廣,除了台灣之外,日本、韓國、中國、東南亞、印度,以及非洲也都有牠們的分布。不過,以台灣的情況來說,彩鷸因為誤入鳥網、誤食毒稻穀,和棲地破壞等原因,目前在台灣被列為二級保育類,屬於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我們可以在能力內給予牠們需要的棲地環境,或者選擇支持友善動物的農產品。
其實,不管對哪一種動物的保育作為,都必然是建立在足夠認識的前提上。只要我們願意多去認識動物的習性、棲地、繁殖,和族群等知識,我們便能藉此找到合適且踏實的對策與方針,判斷怎麼做才是真正的「對動物好」。想要愛護動物的心情也能找到一個實在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