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在爬山健走還是陷入「肌少症」危機 楊旻芳 |2020.08.05 語音朗讀 31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本報訊】你聽過「肌少症」這個專有名詞嗎?台灣65歲以上國人罹患肌少症的盛行率約達7-10% ,相當於全台約有超過20萬名老年人正面臨肌少症威脅。不過根據統計,有聽過肌少症的的50歲以上國人僅佔52.7%,隨著年紀增長,如果沒有建立正確運動及飲食觀念,反而可能因此陷入「肌少症」危機,增加老年失能的風險!根據2019年底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對六都民眾的最新調查發現,50歲以上國人聽過「肌少症」僅佔52.7%,聽過者中僅有26.4%答對防治肌少症之飲食原則、10.1%答對增肌運動種類,調查結果顯示國人對於肌少症的防範意識仍不足。根據《健康醫療網》報導,肌肉隨著年齡增加流失得越快,一旦肌力下降可能造成跌倒、骨折,增加失能風險,嚴重一點可能終生臥床,大大影響晚年生活品質。長輩可能會問,明明有在爬山或在公園運動,怎麼還會得肌少症?的確,從同份調查中看到,44.4%長輩有每天運動的習慣,且高達8成是以「散步、健走」為主,但熟齡長輩其實更該選擇從事肌力訓練以避免肌少症。圖/unsplash台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郭家驊特聘教授表示,有氧運動雖有助提升心肺功能,但阻力訓練才是維持肌肉量及肌力最好的方法。很多人認為肌力訓練是年輕人的專利,年紀大則具有風險,事實上已有研究證實即使到80-90歲,高齡者仍可選擇合適自身體能狀態的肌力運動,促進肌肉細胞汰舊換新,達到肌力倍增與阻止肌肉量下降的效果,其中特別建議可學習深蹲等強化臀腿肌力的運動,以降低跌倒風險。郭家驊教授也建議長輩如果狀況許可,最好能養成習慣至運動中心或健身房找專業教練指導動作及調整強度,以避免受傷。圖/instagram:trainwithjoan「少油、少鹽、少糖」是錯誤觀念除了選錯運動項目外,很多長輩認為只要「少油、少鹽、少糖」就能維持健康,這其實也是錯誤的觀念!防治肌少症也須從飲食中補給合成肌肉的原料,但調查中看到長輩50歲後為了健康,3成會選擇少吃肉類、蛋、海鮮,其中2成是因牙口不好。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蔡佳君表示,若無三高、腎臟問題或醫師指示,過於限制飲食恐反造成營養不良,更不易維持肌肉量。根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02-105年),國人乳品類攝取不足1份高達9成,故鼓勵長輩透過攝取每日1.5份乳品以補足蛋白質所需,也很合適牙口問題者。營養師建議早餐和點心飲品可改選擇鮮乳,藉此替代較不健康的含糖飲料;乳糖不耐症者可選擇無糖優酪乳或優格,純素食者則可以無糖豆漿替代。老年後能保有自在行動力、享受良好生活品質,相信是大家最在乎的事情,想正確養生就得改掉錯誤的健康觀念,透過飲食均衡再加上足量優質蛋白質攝取,並搭配阻抗型運動,就能遠離老年失能兇手「肌少症」威脅。圖/unsplash肌少症sarcopenia肌少症就是人在老化的過程中,因為種種的原因所以肌肉量越來越少,再來就是骨質疏鬆,隨著年齡骨密度越來越低,最後是神經系統對肌肉的徵召能力變弱,表現在外就是肌力變弱。報導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前一篇文章 健康警訊 5成中壯年族群有三高、腰圍過粗問題 下一篇文章 新北中醫師公會 淡蘭古道旅遊兼義診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素食需求增2成 台北君悅飯店茶苑供蔬食餐點無心插柳柳成蔭 樸城草食打造植物系美式蔬食店疫情後吃健康 台北凱撒大飯店Checkers轉型蔬食吃到飽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