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花植物的葉子其華麗多樣性。圖/pixabay
文/高詩豪
動物的形狀有千奇百種,植物也不惶多讓,同樣具有高度多樣性。若是非開花植物,諸如蕨類家族或針葉樹的話,那也就不提了;光是開花植物葉子,其多樣化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先隨便舉一種家庭盆栽中最常看見的天竺葵,在植物學中泛稱天竺葵屬大家族;若是在動物的世界中,分類只要到科以下(界門綱目科屬種),例如圖中的非洲象或大象,都同是象科,彼此外貌形態就已經不會相異太多了;但植物世界可就不一樣了,光是天竺葵屬,就有好幾種不同外貌形態的葉子,同時存活在這個世上。
為什麼葉子會有那麼多種呢?這要回歸到生物基本面來討論了:葉子最基本的功能可不只執行光合作用而已,舉凡運送養分,蒸散水分以降低葉表溫度……等。大多數的葉子都得忍受風吹雨淋,並嚇阻欲來冒犯的草食獸;它們會視當下的生存環境,塑造出堅硬有力的外觀。這也是為什麼葉子外觀多樣性之高的原因吧。隨著這30年分子生物學的顯學,科學家漸漸發現開花植物中有所謂的「結構基因」在作祟,或許它就是幕後直接造成葉形大幅改變的決定性因子,植物學家與生化學家正在密切研究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