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蜥擅長「水之呼吸」。圖/Lindsey Swierk
文/高詩豪
還記得前陣子超紅的動畫《鬼滅之刃》,劇情中各式各樣的呼吸法嗎?哥斯大黎加溪流中的安樂蜥(anole lizard)可以利用潛水技術,把空氣吐入附著在口鼻部上的氣泡,再從中吸入空氣,藉此待在水下長達16分鐘,可說是動物界的「水之呼吸」。
當然科學家們沒有這麼愛看動畫,他們將這些安樂蜥的潛水技術稱為「再呼吸」(rebreathing),並發現所有研究採樣的安樂蜥,都具備疏水性(hydrophobic)的皮膚,也就是說牠們的皮膚對水有排斥性。這可能就是安樂蜥演化出「潛水」能力的關鍵,因為疏水性的皮膚會讓安樂蜥在體外,形成一層薄薄的空氣層。
潛得愈久 耗氧愈少
藉著氧氣感測器,研究人員發現安樂蜥在潛水期間,氣泡裡的氧氣濃度有所下降,表示牠正逐漸用掉這些氧氣。不同種類的安樂蜥會產生出「趨同演化」:當兩種親緣關係很遠的動物,長期生活在相似的環境,發展出外形及功能類似的器官,例如鳥類、蝙蝠(哺乳類)、飛蜥(爬蟲類)及昆蟲(節肢動物)都有翼狀前肢,雖然來自不同祖先、發源的過程不一樣,但飛行「功能」卻是一致的,此現象即為趨同演化。
這樣的發現可以衍生出其他更有趣的問題。舉例來說,氣泡中的氧氣消耗率會隨著安樂蜥潛水時間增加而下降,這可能是因為潛水時間增加,使得安樂蜥的新陳代謝速度下降所致。
安樂蜥是一群很特別的蜥蜴,牠們演化出許多善加利用當下環境的方法。科學家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題材,各個摩拳擦掌、籌備計畫,打算進一步了解與安樂蜥再呼吸有關的趣味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