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要及時】 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

文/林月鳳 |2020.08.03
2385觀看次
字級

文/林月鳳

記得幾年前,我跌倒受傷,不良於行,醫生囑咐要臥床休息,我的一位學生來看我,告訴我說:「老師,我沒買禮物來,因為不知道你缺什麼,所以我想先來陪你再說!」她後來幫我招待了探病的訪客,讓我得到最放鬆的休息。

第三天情況比較好時,又接到一位同事的電話,詢問了我的意見後,帶了兩個便當與我共進午餐,飯後的兩杯咖啡,似乎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溫馨。我們沒空多聊,她只爽快地說:「我第一節還有課。」然後擦擦嘴掉頭就走,廚餘還是我倒的。妙的是,這兩次特殊的陪伴,竟是我此生最難忘的病中禮物。

幾天前,看到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氣質高雅,較當年的有稜有角溫和了許多,我稱讚她修得很好,她卻謙虛地說,要感謝我那些日子的陪伴。見我訝異,她說:「你寫的那些話,陪伴著我,幫我度過生命的低潮,陪我走出人生谷底。」見我鎖眉,她才說,「就是群組裡你的那句名言啊!『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無濟事,憂惱有何益?』」

「哦!那是《入菩薩行論》裡的字句,不是我的名言。」我哪能掠奪菩薩功德呢?其實說穿了,還是她自己的善根,是要開窗遠望藍天白雲,還是要低頭詛咒滿地汙泥,轉念化解全在一念之間。這件事也讓我期勉自己要多寫正向文詞,多舉勵志事例,也許逢機能陪伴甚至萬里之遙的一顆心,不再孤獨寂寞。

網路上有個故事:一位退休教授,跟老妻過著優游的生活,蒔花荏草好不快哉!月前一個晚上,朦朧間他感到床墊溼了,是老妻尿床。他推推她,發覺她已沒有反應。

「節哀順變。」不少親戚朋友說。

「謝謝關心,我會的。」他極有禮貌地回答,沒失方寸,一派學者風範。

暗地裡,他部署一切。花草贈送給鄰居,向人借的書籍郵寄送還,然後走向律師事務所,全部準備好了。在月圓的夜晚,銀光薄薄地灑滿一室,他亮起微黃的檯燈,寫下最後的話語。面前,是一瓶藥丸。

就在他打開瓶蓋的時候,電話突然響起。他拿起話筒,一陣溫柔又熟悉的聲音傳了過來:「爸爸,我在機場,我想來陪陪你。」他猛然覺醒,自己還有個在美國的女兒呢!

這故事的結論是:原來防止自殺最有效的方法,不是高深的學術修養,不是著名的心理醫生,也不是豐厚傲人的財富,而只是一種簡簡單單、被關心的甜美感覺而已。

有資料顯示,喪偶半年內,遺眷的死亡率較該年齡的平均數增加百分之四十,更讓人驚覺陪伴的重要。

有位朋友母親半年前往生,聽了這故事後,決定每兩周回家看獨居的父親一次,但每次回家,只見老父手握遙控器、眼盯電視,視她如空氣,絲毫沒有交集。

她父親原來就話少,朋友完全不知如何開啟溝通管道,而且她的兄嫂就住在對街,平日也能照應父親。她矛盾於是否自作多情,考慮是否延續這南北奔波的徒勞無功?我建議她既然有心,還是堅持下去,突破手足無措的尷尬期,畢竟親情的慰藉無可替代。

後來,她藉由買運動服、教父親練氣功、燉一鍋老人家愛吃的食物,終於融化了那座內斂的冰山,這也才慢慢分擔了老父內心深處無法言語的失落與傷痛。我恭喜朋友當時的堅持,現在,連兄嫂也感恩她的分憂解勞。

無論拿手與否、無論時間長短,只要願意獻出自己「來得及」的陪伴,電話、視訊、幾句問候、隻字片語或親身傳情,用心關懷,相信就會是人世間至真至美至善的幸福泉源。

親愛的你,趕快想想,該送給誰這分難得的禮物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