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如是說】知音 文/星雲大師 |2020.07.29 語音朗讀 46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星雲大師「知音」又名「知心」,所謂「人之相交,貴相知心」,一般人莫不希望有幸結交一個知心的朋友,只是「相識滿天下,知音有幾人?」所以「知音難找」就成為多數人的感嘆。其實,結交知心,也要看自己是什麼心?你是忠孝仁愛的心,當然要找忠孝仁愛的知音;你是一個慈悲喜捨的人士,當然要結交一個慈悲喜捨的知音。怎樣才算是「知音」呢?試舉六點如下:一、心意相通:知心朋友,彼此的心不會「人在對面,心隔千里」,而是舉心動念,都能共通共鳴。例如,對於社會的弱勢團體,我想給予一些助力,你說你正有此意,這表示我們心意相通。凡是對社會公益,對群體大眾有利的事,我們都有心幫助,都會不約而同去做,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就是知音。二、興趣相投:所謂知音,我樂善好施,你也樂善好施;我喜歡助人,你也喜歡助人;我樂當義工,你也樂當義工。我們彼此信仰一致,我們禪淨共修,我們有仁慈之心,我們有道德的追求,這就是最好的知音。三、理念相應:人都有思想、理念,可是思想、理念不相應,不共鳴,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堅持,彼此南轅北轍,這樣的兩個人,要想和平相處也難。所以,知音者,不但理念要相應,而且彼此都能與人為善、從善如流,才能成為知音。四、講話默契:所謂「誠於中,形於外」,兩個人的思想、觀念既然一致,如果有所言論、有所表達,必然也會默契十足。例如,你在做護生的工作,我不會經營殺生事業;你在從事社會的慈善,我不會貪贓枉法;你講為國為民的高論,我不會扯你的後腿。彼此有一定的道德觀念,相互有共同的悲心弘願,才能成為知音。五、甘苦與共:人與人相處,有的人能同甘,不能共苦;有的人能共苦,不能同甘。甘苦能共,實為難得。你看,有的人共同奮鬥,共同創業,到了事業有成的時候,彼此就不能相容了。也有的人在富有當中,大家能共榮,但有一時失意,就怨天尤人,彼此不能相互融和,所以能夠甘苦與共,榮辱一致,那就是最好的知音了。六、生死不易:這一個社會,人在人情在;人不在了,所有的人情都會化為烏有。我們看社會上,一些高官大員,家中遇有婚喪喜慶,人必以親臨為榮;可是一旦自己去世了,就再也無人上門了,正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令人不勝唏噓。如果人和人相交,生前如此,死後也是如此,如「古人相交,情傳數代」,如此「生死不易」之交,甚為難得,這才是真正的知交。人之交友,得一知音,死而無憾。但要求得真正的「知音」,必需要心意相通、興趣相投、理念相應、講話默契、甘苦與共、生死不易,這才是真正的知音也。──摘自《星雲大師全集145‧人間萬事1》圖/取自網路 前一篇文章 6招小撇步 零碎時間動起來 下一篇文章 文化部宣布終止委託公視「國際影音平台」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7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8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9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 作者其他文章【佛教管理學② 叢林系列】佛法的管理法①講演集─人生與社會 佛教的政治觀 4-4【講演集─人生與社會】佛教的政治觀4-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人生與社會─佛教的政治觀 4-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人生與社會─佛教的政治觀 4-1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十善業道經》的管理法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