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北美大地】 北美灰松鼠 文/林心雅(Hsin-ya Lin) |2020.07.26 語音朗讀 32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雙手緊握著堅果,想著該怎麼處置?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 趕緊挖土,先藏起來,留著以後吃。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 肚子好像有點兒餓了耶~ 還是先吃了吧!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 還是留著,先藏起來好了。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閣下覺得呢?吃掉?還是留待日後享用呢?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好吧,還是先藏起來好了。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亞利桑納灰松鼠是爬樹高手,但毛色灰褐,和西部灰松鼠不同種。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西部灰松鼠,毛色純灰,體型比東部灰松鼠大些,毛茸茸的蓬鬆尾巴幾乎和身體一樣長。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 文/林心雅(Hsin-ya Lin)雖在台北土生土長,記憶中的孩童時代,從未見過野生松鼠。即便大學時代經常去爬山,有幸在山區林間偶遇,頂多也只是驚鴻一瞥。然而赴美求學後,校園、公園遍地是松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生平第一次和松鼠近距離接觸,是剛到美國賓州念研究所的時候。在那百年校園內,不但處處綠草如茵,而且步道旁矗立著許多高大的樹木。那時一走進校園,經常能見到灰色的松鼠,在濃蔭草地間跑來跑去,渾身充滿著用不完的能量似的,忙碌地到處找食物吃。抬頭見牠們在樹幹上爬高竄低,身手之矯健敏捷,著實令人驚歎。蓬鬆尾毛搖來晃去因為從來沒有這麼近地看過松鼠本尊,可以愛看多久都可以,所以每次看到那靈活可愛的身影,總忍不住停下腳步,靜靜駐足觀賞。總要待到課堂鐘聲響起,才心滿意足地帶著微笑去上課。很喜歡看牠們快速行動間,那一大撮柔軟蓬鬆的尾毛搖來晃去,似乎不時在保持身體的平衡。也愛看牠們一找到好吃的,立馬兩腿就地蹲坐,立直身子,然後兩手捧著食物認真享用,神情非常專注,彷彿其他雜事在此刻均被拋諸腦後。可能是當地人對松鼠都很友善,牠們旁若無人繼續討生活,不但不怕人,甚至還會主動靠近。有一次,我和文堯一起走在校園步徑上,看到附近有松鼠,我就習慣地停下腳步,結果神奇的事發生了。不遠處那隻小松鼠看到我正在看牠,居然從草地那頭一路跳跑過來,在距離約莫不到半公尺處,煞了車。第一次零距離接觸「咦,這小傢伙想幹嘛呢?」接下來,牠竟猝不及防跳上我的腳,還一路攀爬至我左腿膝蓋上方。這突如其來大膽之舉,讓我杵在原地一時不知所措。見牠抬起頭,兩只圓溜溜眼睛盯著我,頓覺牠好滑稽又好可愛。前面的文堯回頭見狀,也啞然失笑。我笑著說:「這小松鼠竟然把我的腿當樹爬,哈哈~」當時穿著厚牛仔褲,仍能感覺到牠小小的爪尖。可惜當時我們手邊沒帶相機(更沒有手機),無法把那彌足珍貴的瞬間拍攝下來。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和野生動物「零距離」接觸。回想起來,那時正值秋冬之際,可能天冷需要更多能量,而食物較為匱乏,或僅僅是因為自己停下腳步,讓小松鼠誤以為有人要餵食。在美國國家公園內,餵食野生動物是違法的,但校園內並沒有嚴格規定。只不過當時身上沒帶任何吃的,只能跟膽大的可愛小松鼠說抱歉了。四處藏果卻常忘記灰松鼠是一種原生於北美的樹松鼠,分類上屬於哺乳綱齧齒目松鼠科。齧齒的含意是上下門牙在啃咬時會磨損,卻又能不斷生長。牠們的儲食行為很有趣,會在秋天努力找高能量堅果類以過冬,到處儲藏堅果,卻又常常忘記吃,也就間接幫忙樹木四處播種傳宗接代了。後來我們搬到加州,在附近的大學校園內又看到灰松鼠熟悉的身影。查了書才知,原來北美的灰松鼠分為「東部灰松鼠」 和「西部灰松鼠」;顧名思義,我們在賓州看到的是前者,在加州看到的是後者。兩者之間的差別,乍看之下並不容易辨識。儘管外觀相似,但書上說這兩個物種的演化起源卻不同:東部灰松鼠和歐洲紅松鼠 (European red squirrels)有關連,而西部灰松鼠的近親則是落磯山脈的艾伯特松鼠 (Abert's squirrels)。東部西部兩者有別就外貌而言,東部的灰松鼠隨季節而變化顏色,大多數松鼠都穿著厚厚的灰色冬衣,夏天則偏黃褐色。西部灰松鼠四季都是或深或淺的灰色,有些呈鋼色。兩者體型大小有別:東部灰松鼠較小,平均身長約27公分,尾巴約20公分,成年體重為400〜600公克;西部灰松鼠平均身長約30.5公分,尾巴約跟身體一樣長,成年體重可達1000公克。此外,兩者在棲地、飲食和活動方式也不太一樣。東部灰松鼠比較能適應人類干擾後的環境,已成功開拓新的棲息地,可生活於城市與郊區,因此分布相當廣泛。至於西部灰松鼠,只棲息於加州、俄勒崗州和華盛頓州,因適應力較差,而受到棲息地喪失的威脅。專心知足品嘗美食此外,兩種灰松鼠的飲食相似但比例不同,主食是種子和堅果,特別鍾愛松子和橡果,因其油脂含量高。此外牠們也吃莓果、菌菇類和昆蟲。兩者均不冬眠,但在冬天較不活躍。灰松鼠的天敵是山貓、老鷹、土狼、浣熊、貓狗和人類。灰松鼠具有明亮的眼睛、敏銳的耳朵和濃密的尾巴。我特別愛看牠們用掌心捧著食物,那雙手合十的姿態,和人類祈求禱告或燒香膜拜的模樣相似,然而牠們的神情更像衷心感謝老天的恩賜,不得不讓人感動牠們此刻的知足與感恩。別小看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好比看到努力的螞蟻或勤勞的蜜蜂,這些正能量可是具有相當啟示和感染力的,因為自己可能會在那個當下被啟發,也會想問問自己:如果我們一天三頓飯,每次吃飯都能像松鼠那麼專心又知足,那麼是不是每一天甚至每一時時刻刻,都能過得更快樂更滿足呢? 前一篇文章 「不要走!」 公牛攔車救母牛 結局讓人噴淚 下一篇文章 【自然筆記】 不是所有龜都會游泳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相遇.北美大地】美洲紅隼 北美最小的獵鷹【相遇.北美大地】沙漠中的吉拉啄木鳥【相遇.北美大地】多彩的美洲鴛鴦【相遇.北美大地】玫瑰琵鷺 粉紅佳人 在水一方【相遇.北美大地】北美大青鷺青衫客獨釣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