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北美大地】沙漠中的吉拉啄木鳥 文/林心雅(Hsin-ya Lin) |2019.03.31 語音朗讀 46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有圖有真相:右邊那隻吉拉啄木鳥嘴喙正叨著一隻昆蟲,其臉上都是花粉,正好當傳粉工人幫忙散播。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 吉拉啄木鳥葷素不拘,原以為牠們在吃花或採花蜜,看到圖中這一幕,才驚覺此鳥主要在找昆蟲吃。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 別看吉拉啄木鳥狀樣可愛,其實牠們是一種主動攻擊性很強的鳥類,特別是攻擊蜂屬;搶地盤時,對同儕也不客氣。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 圖為沙漠杓花的花柱。你可以更近一點,看到公鳥頭上的小紅帽了嗎?此外,數得出花裡有幾隻蜜蜂嗎?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吉拉啄木鳥身長20∼25公分,在美國只有西南地區看得到,分布於索諾蘭沙漠。雌雄外貌相似,但公鳥頭戴一頂小紅帽。圖/李文堯&林心雅(Wen-yao Li & Hsin-ya Lin) 文/林心雅(Hsin-ya Lin) 對啄木鳥一見鍾情,一來是因為牠們認真幹活的可愛身影,再者,那叩叩啄木的聲音實在太獨特、太迷人了,難怪此鳥會被譽稱為「鳥界鼓手」! 鳥界鼓手非牠莫屬 生平第一次看到啄木鳥,是二十幾年前在加州中部的優勝美地山谷。某個夏日清晨,金色陽光從林間灑下,漫步於河畔森林幽徑中,兩旁盡是高聳的長青針葉樹。突然從上空樹梢間傳來「叩、叩、叩……」一陣陣清脆悅耳的聲響,音色空靈而動人,迴盪靜謐幽谷間。 「咦,是什麼聲音這麼好聽呢?」抬起頭來,循著聲音來源極目四望,在筆直樹幹間尋尋覓覓,但聞其聲,不見其影。在幾乎要放棄的時候,突然瞥見高處鳥影一閃,趕緊用望遠鏡探其廬山真面目,竟是一隻小小啄木鳥! 雖然之前從未見過啄木鳥,卻曾看過圖片,從牠用腳爪垂直攀附樹幹的姿勢,使勁用直喙叩叩叩敲擊樹幹的模樣,便知那是啄木鳥本尊沒錯。自那一刻起,我對「鳥界鼓手」啄木鳥,便有著說不出的喜愛。 當時在優勝美地看到的,是腹白背黑、身長約二十三公分的橡實啄木鳥 (Acorn Woodpecker)。遺憾的是,那樹兒實在太高,而鳥兒實在太小,即便透過望遠鏡觀察,都只是一丁點兒,手邊相機的鏡頭也不夠長,因此當時未能留下任何寫真。 穿梭花間另有所求 直到好多年以後,在亞利桑納州南邊的沙漠博物館戶外開放式園區,我們意外邂逅了另一種啄木鳥。記得那時是三月上旬,正值沙漠杓花盛開之際(這種沙漠裡生長的植物要好幾年才開一次花,有一說是七年),我們原本只是想拍攝那難得一見的沙漠杓花,才沒幾分鐘,卻看到好些鳥兒不請自來。 原來杓花綻放季節,會吸引大量昆蟲如蜜蜂、黃蜂、蝴蝶、蒼蠅等來汲蜜,鳥兒美食當前,根本無視我們的存在,對步道上來往人群也絲毫不以為意。 沙漠杓花就開在小徑旁,那距離相當近,不用望遠鏡就能清楚觀賞。 當時好友蓋瑞也一起佇足拍攝,指著其中一種漂亮鳥兒說:「看到沒?那棕色鳥兒是吉拉啄木鳥(Gila Woodpecker),在美國乾燥西南區才有,其他地方很難看到的。」「真的嗎?這麼特別?」 公鳥頭頂的小紅帽 但見牠們雙爪垂直攀附花莖上,頭部、頸背、胸腹均為棕褐色,翅膀和尾巴則由黑白相間如斑馬狀橫紋組成,十分吸睛。有些頭頂戴著一頂小紅帽,有些則沒有。 查了圖鑑得知吉拉啄木鳥學名Melanerpes uropygialis,屬鴷形目啄木鳥科,身長二十至二十五公分,體重平均約六十八公克,公鳥頭頂紅帽──果然雌雄有別。此鳥為雜食性,主要吃昆蟲如甲蟲、螞蟻、蝗蟲、蜥蜴、昆蟲的幼蟲,還有幼鳥和蛋等,也吃仙人掌果實、漿果、穀物種子和其他時令水果。 看著此鳥在沙漠杓花莖上覓食,我原以為牠們是在吃花朵,或採花蜜,旋即看到在花邊飛來飛去的蜜蜂,一隻吉拉啄木鳥一轉頭,想伸脖子去啄蜂,才發覺牠們專注的對象是花間的昆蟲。 叩叩啄木原因眾多 吉拉啄木鳥是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西部沙漠地區的中型啄木鳥,生活在乾旱和半乾旱區,僅見於美國西南的索諾蘭沙漠稀疏樹木或巨人柱仙人掌的環境中,棲息地由典型的低沙漠灌木組成。 在此沙漠生存,吉拉啄木鳥用長喙在巨人柱仙人掌中挖洞做為巢穴,仙人掌內部為此鳥提供一個安全涼爽的育雛環境。啄木鳥通常從四月初到五月下旬產下三至四個白蛋,每年下兩三窩,由雙親共同育雛。人工飼養的吉拉啄木鳥壽命可達十年,在野外平均僅七年。牠們的掠食者包括山貓、土狼、鷹、蛇、狐狸、還有家貓。 啄木鳥為了各種原因而啄木,包括築巢、挖掘出昆蟲,或鑿出存放食物的空間。可能有人會問,啄木鳥這樣叩叩叩用力敲著木頭,難道不會頭痛嗎? 頭殼硬實防震耐擊 研究啄木鳥腦部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羅納.吉布森說,啄木鳥的頭頸肌肉很強壯,因此能承受啄食樹木的衝擊。此外啄木鳥的腦非常小,約僅兩公克,腦小所受衝擊相對較小;而且牠們頭殼堅硬,其頭骨外側由高密度的骨質組成,內側則多孔。 耶魯大學鳥類進化學家李察.普魯姆(Richard Prum)則指出,啄木之際產生的力道「會分散至整個頭骨,傳送到頭的後側和底部等較為堅實的部位」,藉此保護腦袋不受衝擊;再者啄木鳥的腦和頭骨契合緊密,讓腦不會在頭腔內晃動撞擊。 事實上,啄木鳥容忍衝擊的能力,已啟發人類在運動方面(如美式足球)如何防止腦震盪的研究。 話說回來,吉拉啄木鳥在美國其他地方難以窺見。想起來真的很幸運,若非當年巧遇沙漠杓花盛開,置身乾燥沙漠中,又如何覓得牠們美麗的身影呢? 前一篇文章 【寵物一家親】寶貝鞋鞋一口令一動作 下一篇文章 呆萌水豚療癒人心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亞馬遜雨林動物奧祕排結石 修裂殼 龜事特別多野生動物手術室 妙手回春野生動物搶當攝影師(下) 作者其他文章【相遇北美大地】 北美灰松鼠【相遇.北美大地】美洲紅隼 北美最小的獵鷹【相遇.北美大地】多彩的美洲鴛鴦【相遇.北美大地】玫瑰琵鷺 粉紅佳人 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