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 咖啡飄香在台灣

文/王文隆 |2020.07.01
1616觀看次
字級

文/王文隆

有一支廣告台詞是這麼說的:「再忙,也要和妳喝杯咖啡!」

曾幾何時,一個長年喝茶的民族,也把咖啡喝上了癮。有些人,一早起來,非得來上杯咖啡不可,彷彿這是啟動一日生活的儀式,若是少了咖啡,就像還在睡夢沒有醒來。

除了罐裝咖啡之外,台灣街頭常見連鎖咖啡店,價位有高有低,各取所需,連便利商店也能取得現磨咖啡。

一杯咖啡,能占下一個角落兀自發呆,細看城市風景,也能與朋友暢聊天地,還能配上工作或是書本耗上個半天。咖啡就在你我的生活周遭,能是獨處與相見的理由,能是沉靜與喧鬧的配角,伴隨著咖啡香,人與城市都像是有了不同的風貌,添了一道不同的色彩。

雖說喝咖啡是這幾十年在台灣興起的風尚,但早在一百二十多年前的清末,就曾有咖啡引進台灣的紀錄。

將咖啡豆引進台灣種植的,是英商德記洋行(Tait & Co.),這是一個在一八四五年由英人泰德(James Tait)於廈門創立的商行,專營進出口貿易。德記洋行在一八六七年於台南的安平開設據點,在一八七八年將據點拓增至北台灣,於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開設商行,為台灣早期五大洋行之一。由於台灣地處北回歸線,正好在南北回歸線間的咖啡帶(Bean Belt)上,德記洋行就想著要帶咖啡樹來台灣一試。

一八八四年,德記洋行人員帶著咖啡樹到了三角湧(今新北市三峽區)試種,之後也一度在枋橋(今新北市板橋區)嘗試,不過並沒有大規模的種植。

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署後,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這是日本首度取得跨越熱帶的領土,基於以往購買咖啡都必須進口,現下有了台灣這個位於咖啡帶邊上的土地,也就使日本有了在「國內」自產咖啡的期待。

然而,日治時代的台灣,農業生產主力是米與糖,在有限的土地上已然難以滿足稻米與甘蔗的種植面積,作為經濟作物的咖啡,在推廣上就沒有太大的空間,種植面積最高鋒僅約一千公頃。

這相對於六十萬公頃的稻米,以及面積約十五萬公頃的甘蔗來說,是微乎其微的存在。既然數量不多,達不到規模經濟,技術上也沒能有突破,這使得台灣的咖啡雖曾呈貢天皇,但並沒有打出名號來。隨著日本在二戰戰敗,台灣光復之後,因華人飲食習慣尚未洋化,對於咖啡的興趣並不大,在台灣種植的咖啡樹大多被捨棄。

直到一九八○年代之後,隨著台灣經濟成長,國內外交流的頻繁,使得咖啡出現在台灣人的生活之中,從一開始作為西餐的配角,到後來成為在菜單中單獨存在的品項,取用咖啡的習慣不斷改變,咖啡在台灣的需求也愈來愈大。

慢慢地,在台灣一方面逐漸有了比較講究的一群人,追求各種不同的配方與來源,一方面也有了取飲即溶咖啡、罐裝咖啡的需求。咖啡的進口量從一九八九年的三千八百公噸到二○一九年時已經逼近四萬公噸,成長了近十倍,可見需求之大。經統計,台灣人僅是外帶咖啡,一年就能喝上六億杯,這還不包括在店內消費的。

龐大的消費市場,也使得台灣的特色農業躍躍欲試,近年來有許多鄉鎮開始種植咖啡樹,包括雲林古坑、台南東山、屏東泰武都有咖啡農投入生產,雖產量遠不及國內需求,但卻也使得曾經中斷過的咖啡種植,重現於台灣這片土地,伴隨著咖啡香,飄向全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