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意義

 |2020.06.15
3226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涉台重要智庫廈門大學台研院將成立「兩岸統一政策實驗室」,據稱實驗室旨在「面向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重大戰略需求」,並就國家統一形勢與情境、兩岸的融合發展以及「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等展開模擬研究。

廈大是大陸最早設立台灣研究的大學,台研院更是與台灣交流密切的單位。過去大陸眾多涉台機構,針對兩岸問題曾提出許多研究報告,不出反獨、促統等範疇,像廈大台研院這樣以兩岸融合發展為主軸,並成立實驗室進行統一模擬研究的,還是首創,值得關注。

二○○○年五月,廈大台研所創所所長陳孔立曾在人民日報發表「和平統一的十大好處」,接著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也發表專文,講述兩岸統一的二十一點好處,這是大陸涉台學界首次有系統地說明統一的好處,但並未引起台灣社會太大關注。原因在於陳、章兩人所舉關於統一的好處過於偏重政治層面,是以民族大義、歷史責任與政權願望為出發,殊少及於人民的切身感受。

二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台灣歷經三次政黨輪替,民主之路走得吵吵鬧鬧,大陸則展現集權體制的優勢,國家建設突飛猛進,國際影響力大增,並開始和美國爭奪世界領導權。大陸的強勢崛起,並沒有改變台灣人民的態度,來自對岸的統一召喚,台灣社會近乎無感。

兩岸如此明顯的消長,挫折了台灣人民的優越感,也知道台灣的經濟不可能完全脫離大陸,更明白大陸反台獨是真的。即使民進黨完全執政了,也不敢輕易越過紅線。然而若問到願不願與大陸統一,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回答是「不」。「維持現狀」就成為台灣社會不分藍綠的最大公約數,無論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還是「中華民國台灣」,儘管用語有異,實質上都是在呼應這樣的民意走向。

這是大陸對台工作的挫敗,推其原因在於大陸雖然已經強大了,但政治體制缺乏吸引力,整體遠未形成一套具有感召力的普世價值觀;大陸雖然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喊得震天價響,但台灣人經過民主化的生根與洗禮,對大陸極具效率卻缺乏透明度的威權體制,無法理解、難以認同。儘管大陸認為統一有許多好處,多數台灣人民卻避之唯恐不及。

尤其大陸受傳統「成王敗寇」思惟束縛,長期主張「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而中華民國卻是二千三百七十萬台灣人民禍福與共的最大憑恃。廈大研究兩岸統一實驗方案,如果不能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事實,還像過去一樣以「一國兩制」為統一前提,想方設法要把中華民國跳過,所謂融合發展、模擬研究,恐怕都是不切實際,而且徒勞無功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