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涼涼.在書房燒煮日常》圖/九歌出版提供
文/吳柳蓓
對劉青雲有印象是一九九二年他在台灣演了一齣古裝大戲《一代皇后大玉兒》,劉在劇中扮演頗具威嚴的皇太極,跟潘迎紫有不少對手戲。當時我才國一,對這個演員輕易有了好感,直覺長相特別牛的他應該是個不擅言詞而重感情的人。
多年後,我在他的粉絲頁讀到不少扣人心弦的小短文,朋友小蜜媽說那些短文不一定是他本人撰寫,也許是經紀人代筆,更有可能是陌生人藉由他的名氣所成立。其實短文是否為他本人撰寫無所謂,一段文字或一本書出現時,我嚮往作者已死,我比較重視文字給了我什麼。當然,如果作者是我極崇拜的偶像,那便屬於精神與肉體合一的境界,什麼都圓滿了。
恩怨愛恨距離太近
我對劉青雲臉書的一段話特別有共鳴,他說大部分的恩怨愛恨都是因為距離太近,太近則不遜,有距離,才會有尊重。我把這句話放在心裡無止盡的反芻,把親情反芻、友情反芻,甚至點頭之交的情分也實實在在反芻了一遍,最後發現,世界上所有的情感都能套用之,當然「距離」不是討論的重點,因距離而延伸的空間與尊重才是。
華人習慣撒善意的謊言,只為了人情更加溫婉,卻也因婉轉造成謊言連篇。比如說,我常跟樓下英籍鄰居Jonas相約早晨散步,可是過敏的鼻子像扶不起的阿斗,屢屢在散步的當天早上發作,只好臨時取消約會。因鼻子過敏而取消散步的次數多到自己都覺得離奇,只好開始撒謊,有時說跟朋友出門購物,有時是經期不適,有時說急件稿要寫……其實統統就只是鼻子過敏而已。K無法理解我礙於人情而撒謊,在他的觀念裡,實話實說就是最美麗的待人之道。歐美人直腸子,他們無法理解繞了一圈子只為了圓一個謊的行徑。
我欣賞白人實話實說的性格,因為實話實說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尊重概念,不需要特意討好誰、顧及誰,自然就能安心做自己。然而想要安心做自己的前提是對「尊重」的看重,這份尊重來自於自己,如果自己都不願意給,導致朋友沒了分寸最後老死不相往來,對誰都沒好處。如果發生突發事件必須取消與朋友的飯局,對方卻無法體諒,那是他的問題,若因此而撒謊,比如拉肚子、發生車禍,胡說八道一通,那便是不尊重自己。
拉出距離細水長流
親人之間經常起衝突,最大的問題在於相處太近,有距離就會有生分感,自然延伸尊重。有人說某某對待外人比對待自己人客氣,那正是距離產生的生疏,因為不熟、不了解、不清楚而必須拉出的空間以策安全。親人手足吵架沒兩天會和好,畢竟血濃於水,親暱好友則需要保持距離,因為吵架不一定會和好,拉出一個對彼此都舒服的空間才會細水長流。對我來說,朋友不用太多、不用太近,願意互敬互重即可真心真意過一生。
(本文摘自九歌出版《廚房涼涼.在書房燒煮日常》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