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社交距離 在大自然找慰藉 擁抱樹木 紓壓療癒心靈

編譯/韋士塔 |2020.06.13
2796觀看次
字級
保育人士擁抱樹木,呼籲消除濫伐。圖/美聯社
許多人認為擁抱樹木能夠療育心靈。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為遏制新冠病毒疫情擴散,全球許多國家地區要求民眾保持社交距離,但這種限制措施讓許多人無法擁抱朋友甚至親人。儘管如此,一些人士仍在大自然中找到慰藉,他們的做法,是擁抱樹木。

冰島林業部門建議民眾每天擁抱「森林朋友」5分鐘,以紓解身心壓力。冰島森林服務局局長艾斯坦森(Throstur Eysteinsson)表示:「在樹林裡散步對身心有益,新冠疫情讓生活陷入艱困,擁抱大自然可以療癒心靈。」為了鼓勵民眾親近大自然,冰島哈洛姆斯塔德爾(Hallormsstadur)國家森林區的護林員持續清理被積雪覆蓋的道路,方便民眾進入。

擁抱樹木為何能夠減輕壓力,具體原因仍待更詳盡的科學佐證。不過,企業家席爾佛史東(Matthew Silverstone)在他的著作《被科學蒙蔽》(Blinded by Science)中指出,擁抱樹木有助改善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障礙、注意力不集中、抑鬱和頭痛等問題。

席爾佛史東的孩子罹患慢性病,但現代醫學無法治癒,促使他尋求另類療法,最終成為擁抱樹木的倡導者。

生物專家認為,擁抱樹木能讓人體分泌特定激素,有助心情平穩舒緩、情緒變好。此外,樹木可為人類提供必需的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凈化空氣,還有調節氣候、防風降噪,和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是人類生存的重要盟友。

部分人士倡導「樹木療法」,他們的論點與席爾佛史東類似,認為樹木能與人體產生共振,有益健康。研究也指出,某些樹木的成分確實有醫學療效,例如橡樹和白樺可以提升慢性病患者的免疫力,治療多種關節炎、調整血壓,橡樹能改善大腦活動。

日經新聞印度籍專欄作家拉爾(Neeta Lal)指出,印度也有擁抱樹木的傳統,最初的用意是為了保護森林;18世紀時,當地貴族派遣士兵前往拉賈斯坦邦(Rajasthan)的焦特布爾(Jodhpur)砍伐珍貴樹林,引發民眾抗議,甚至有堅持抱著樹木的民眾遭到屠殺;這起事件,奠定了印度保育森林的基礎。

1970年代,保育人士在印度發起「奇普科運動」(Chipko,印度語「擁抱」),避免森林被濫伐。發起這項運動的人士指出,他們受印度聖雄甘地的非暴力抵抗哲學啟發,以溫和方式保護森林,並吸引數百萬人支持。

席爾佛史東的作品和論點,引起拉爾的關注,並決定親身嘗試。

拉爾前往加拿大溫哥華的史坦利公園(Stanley Park),此地的森林面積高達400公頃,還有濕地和海灘。拉爾選擇擁抱極負盛名的「空心樹」(Hollow Tree),是一棵樹齡已達千年的雪松。

拉爾表示,他以雙臂圍繞「空心樹」,並閉上眼睛聆聽森林的聲音;他在實際擁抱樹木後表示,雖然無法取得抱樹有益身心健康的實質證據,但這樣的環境能讓人沉浸其中,確實有放鬆心情和恢復活力的作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