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觀察的6種圓網蛛中,只有橫紋金蛛和圓網絲蛛兩種,即便在熾熱的大太陽底下,依舊待在自己的蜘蛛網上。其他種蜘蛛在漫長的大白天中,都駐守在蜘蛛網旁的灌木叢裡、幾片葉子構成的休息地那一動也不動,只會在晚上才出來活動。圖/西爾維.貝薩德
本文摘自《法布爾的微觀世界》親子天下出版圖 /西爾維.貝薩德
文/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現代昆蟲學之父)
在我觀察的6種圓網蛛中,只有橫紋金蛛和圓網絲蛛兩種,即便在熾熱的大太陽底下,依舊待在自己的蜘蛛網上。其他種蜘蛛在漫長的大白天中,都駐守在蜘蛛網旁的灌木叢裡、幾片葉子構成的休息地那一動也不動,只會在晚上才出來活動。
那張有黏性的捕蟲網,即使在夜間有些破損,還是無損其獵捕功能。若是有不識相的生物落入網裡,遠處的蜘蛛能察覺這意外的收穫嗎?別擔心,牠會馬上趕過來。那牠是怎麼感應到的?我們接下來就來解釋。
蜘蛛是如何獲得訊息的?肯定不是用看的。蜘蛛有重度近視,只要獵物模型沒讓蜘蛛網振動,即使是一個手掌的距離,牠們也完全不會發現。再說,很多時候蜘蛛的獵捕行動是在漆黑的深夜進行,就算有再好的眼力也派不上用場。
全靠一根線拉啊拉
在這種情況下,遠距偵測的能力不可或缺。要試探這能力不是難事。
找一隻躲在隱密處織網的橫紋金蛛仔細觀察,會看見一根絲線從蜘蛛網的中心點出發、由網的平面上方斜線拉出,直到牠白天的休息地。除了中心點,這條絲線沒有碰觸到蜘蛛網的其他部分,跟外緣的框線也沒有任何交錯。絲線無礙的從中心點,直達白天的休息地。
這條斜線無疑就像是一道橋。當有緊急事情發生時,蜘蛛可以快速趕到蜘蛛網上;當一切結束後,牠又可以沿這條捷徑回到休息處。這條絲線是我看到蜘蛛來回走的路徑,但它只有這樣的功能嗎?
所有資訊匯集樞紐
為什麼這條線總是以蜘蛛網的中心為起點,卻不把別處當起點呢?因 為這個點是所有輻射絲的匯集點,也是振動的共同中心點。所有在網上動的生物,都會將顫動傳到這個中心點,所以只要一條從中心點出發的線,就可以將網上任何地點的振動訊號,傳送到遠方。這條不在蜘蛛網平面的絲線,不僅僅是一座橋,更重要的,它是一個信號器、一條電報線。
透過這些觀察,我將一隻蝗蟲放在網上,被黏住的昆蟲不斷掙扎。遠處的蜘蛛從牠的休息處急忙跑出來,從絲橋下來,直奔向蝗蟲,依步驟將牠綑綁,再施以手術。一會兒後,牠將蝗蟲以一根絲固定在紡絲器,拖到自己的藏身處慢慢啃食。至此,沒什麼新鮮事發生,一切都如往常。
信號線一剪就沒轍
接下來的幾天,我讓橫紋金蛛自己過活,然後再來進行干預。這一次我還是想給牠一隻蝗蟲,但沒有動到網,只是拿一把剪刀將信號線剪斷。我成功的把獵物放到網上,牠掙扎著,震動了網;但另一頭的蜘蛛不為所動,對所有的晃動漠然以對。
為什麼呢?因為斷掉的電報線不能傳送網上的顫動。獵物太遠了,牠看不到,所以完全不知道有獵物。整整一小時過去,蝗蟲踢著腳、蜘蛛恍若未聞,而我在一旁觀察。
最後橫紋金蛛終於醒過來,發現被我剪斷的信號線不再像之前那樣繃緊,就過來查看。牠隨意踩著一條絲線,毫無困難的回到蜘蛛網上。一發現蝗蟲,就將牠捆起來。然後再將信號線架起來,取代原先被我剪斷的那條。經由這條路,橫紋金蛛拖著獵物回到休息處。
分得出是風還是蜂
順道一提,蜘蛛網常常被風吹得搖搖晃晃,網架的很多部分都會被空氣渦流震動、拉扯,這些晃動無疑會傳送訊號給警報線。但是蜘蛛並沒有從小屋中出來,完全無視於蜘蛛網的振動。足見牠的儀器相當靈敏,就像我們的電話一樣,能傳輸聲音裡的分子顫動。牠用一個腳趾抓住電話線,用腳聽,察覺最細微的顫動,分辨顫動是來自獵物,還是因風吹動的輕微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