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取自網路
【本報訊】去買菜的時候,你會挑漂亮的菜還是被蟲咬過的菜?很多媽媽會說,被蟲咬的農藥比較少,吃得較安心。目前最新研究發現,被蟲咬過的蔬菜水果有助於提升農產品品質。其緣由來自於,蔬菜、水果等作物對壓力的反應,使植物在收成季節前產生抗氧化,會讓這些蔬果對人類來說更健康。
根據《農傳媒》報導,美國德州的A&M AgriLife研究中心科學家發現,過去有許多研究支持這個論點,但也有研究顯示蟲咬並沒有什麼影響,Luis Cisneros-Zevallos博士是德州大學城AgriLife研究中心的園藝與食物科學研究員,也是這項爭議的調查者。他說,「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證明在植物葉子上模仿蟲咬傷,有助於它們產生更健康的有機水果。」
此研究團隊的Facundo Ibanez博士來自烏拉圭國家農牧業研究協會(INIA),他是這項研究的協同調查員。他說:「我們選擇草莓當作標準作物,在收成草莓前對它們的葉子施加不同程度的創傷,發現有幾種與糖類運轉(sugar translocation)以及與酚醛化合物生物合成(phenolic compound biosynthesis)相關的基因,在草莓上的表現大幅增強。
研究強調新鮮農產品是有益化合物的優良來源,而昆蟲在某種程度上,可幫助農產品達到這個目標。」

圖說:研究團隊以草莓當作標準作物,在收成草莓前對它們的葉子施加不同程度的創傷,測試草莓的生長狀況。圖/CC0 Public Domain
Cisneros-Zevallos解釋:「所有植物都有能力藉著啟動次級代謝(secondary metabolism)來回應環境的壓力,這是一種防禦機制,也是植物的適應過程。它也會啟動主要代謝(primary metabolism)來移動製造抗氧化化合物所需的碳來源。」他進一步說:「其他學者曾提出,有機農場中的昆蟲會引發植物的壓力反應,增加抗氧化化合物。但是這個假設至今為止沒有人測試過。我們這次就要來模仿昆蟲的咬傷。」
過去有幾項研究,是有關農業收成傷害壓力對不同作物造成的影響。研究團隊受前人的啟發,把該研究方法應用在作物的葉面上,模仿昆蟲的攻擊。Ibanez說:「『觀察』對我們為本研究設計的執行策略很重要。單純的葉面經受傷壓力所引發的系統性反應,就是產生較高濃度的酚醛類抗氧化物。」
「我們的團隊回答了多年來無解的爭議,」Cisneros-Zevallos說,「了解蔬果中的抗氧化成分如何藉著簡單的創傷刺激而產生,會改變生鮮蔬果產業的運作模式。農產業可針對收成前植物壓力的研究結果而採用新的工具,使新鮮農產品或加工食品內自然增加有益健康的抗氧化劑。」
報導來源|農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