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車站星巴克。圖/丹青
文/丹青
台灣有一些火車站,因站體老舊或旅客流量提升,不敷使用,再蓋新車站的不少。新車站蓋好後,舊車站如不拆除,則通常整修一下,做為鐵道歷史園區展示,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七堵和山佳舊火車站。
2019年1月24日,一座舊火車站卻進駐了全球知名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成為全台首座火車站星巴克,此即新豐舊火車站。
1893年清朝劉銘傳所建鐵路,即在當今新豐鄉之南部設有「鳳山崎火車碼頭」,此即新豐火車站前身。日治時期,日本人廢棄此站,並重新整建路線,1929年於現今火車站位置,設立『山崎驛」。政府遷台後,最初仍稱「山崎站」,但1969年才改名為「新豐站」。故新豐車站,算算歷史已有126年之久了。
1974年筆者在新豐新庄子服過預官役,記得當年新豐車站仍是一座木造站房,算是小小車站而已。1989年,才整建為兩層樓房。但新豐火車站因鄰近新設立的湖口工業園區,90年代以後,工業區員工利用火車通勤者日增,故2014年改在南方50公尺處,新建跨站式新車站。新車站也是兩樓建築,但走道寬暢明亮,每天有將近1萬人次進出。
新站設立後,舊站閒置一陣子,又因曾改建過,也無法做為類似鐵道歷史園區。約兩年前,星巴克看中此地與「看火車」關聯的元素,乃與鐵路局洽談設立星巴克門市部。經過一年半規畫,在老建築的維護及與新豐鄉在地民眾的互動上,都做了長久的溝通和協調。再經半年多的整建,全台首座火車站,終於改裝成為咖啡館。
位於車站和鐵軌旁的的星巴克,在門市後方的座位上,一邊喝咖啡,一邊即可看火車緩緩進站或通過;鐵路局亦配合印製有「新豐站至星巴克站」之大形月台票,供民眾打卡、拍照之用。車站內部,打掉樓層並挑高,也採窗框設計,猶如火車上的車窗一般,四角似的弧形設計收邊,可在室內欣賞列車風景,及車站站務人員的工作實況,饒是雅趣。
星巴克進駐舊火車站,不僅可為地方帶來一點人潮或打卡景點,也顯示鐵路局知道活化閒置空間,為自己增加一點收入了,對一直虧損連連的他們未嘗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