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 大解封 全民拚防疫 陳玲芳 |2020.05.27 語音朗讀 15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小朋友拉下口罩吹泡泡,逐漸回歸正常生活。圖/資料照片 新的生活指引預計下周一出爐,讓民眾盡情出遊。圖為宜蘭聖母山莊步道。圖/礁溪老爺提供 國內若維持到六月七日、連續五十六天無本土新冠病毒新增病例,生活防疫規範將大規模鬆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國內昨天無新冠病毒新增病例,連續五天零確診、四十四天無本土個案。行政院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討論,如果能度過五十六天零本土病例,政府將自六月七日起,擴大開放國內民眾正常生活,對於日常及休閒活動,將不再管制人流。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召開防疫措施解禁會議,在聽取各部會意見後表示,希望國人一起努力,保持現在的防疫好成績,若能順利度過「第四個十四天潛伏期」零本土病例或無社區感染,政府將擴大開放民眾正常生活,「不用等到端午節」。休閒活動人數不再設限蘇貞昌說,規畫於六月七日後鬆綁民眾生活防疫措施,相關生活指引由指揮中心在六月一日公布,原則為「邊境風險嚴管,國內生活鬆綁」。因應其他國家疫情仍不穩定,國境仍然要嚴格管制人員流通,等到其他國家「跟台灣一樣安全」,方可進一步開放。蘇貞昌說,民眾已迫不及待要恢復正常生活,政府理應做好準備、訂好指引,讓民眾盡情出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在例行疫情記者會表示,國內至昨天已連續四十四天、超過三個潛伏期無本土病例,若維持到五十六天、四個潛伏期零本土病例,台灣可以說是非常安全。陳時中說,大規模解封的重點是戴口罩或維持社交距離,可以二選一。口罩、社交距離可二選一陳時中說,擴大鬆綁生活防疫規範後,從事各項日常及休閒活動,將不再受限於人數規範;民眾只要配合實名(聯)制,及落實個人防護措施,勤洗手、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時戴口罩,搭乘大眾運輸時也要戴口罩。外界關心大甲媽祖遶境或遊行人數是否也不再限制?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大甲媽祖遶境因為規模大,暫時先不鼓勵,有協助寺廟規畫,以區域性兩百人以內的遶境方式,比較能掌握參與人員。中華職棒是否六月七日後也不再限制入場人數?陳宗彥回應,原則上不限制入場人數,中職聯盟已擬定不限制人數計畫,呈報給指揮中心。有關敦睦艦隊群聚疫情調查結果,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磐石艦群聚疫情共三十六名確定病例,當中最早發病日是三月十日,而船艦是三月五日出發、十二日抵達帛琉,感染源應該是來自國內,與帛琉無關。三月當時國內有零星社區感染個案,然而經密切監測與追蹤,此起群聚事件並未造成帛琉及台灣社區次波傳染。 前一篇文章 人工築巢設餌站 官民救瀕危 山麻雀現生機 下一篇文章 為族人找頭路 他開原民合作社先河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走過康橋2025.09.1103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4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5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6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7【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9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北院重裁 柯文哲、應曉薇維持原金額交保印度藏書人 造200萬冊公共書屋外媒:陸邀川普訪北京 關稅恐成川習會障礙一日游泳課 盲童游向光明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 作者其他文章缺少鋰增失智風險 可從雜糧、蔬果攝取中老年身高縮水 骨質疏鬆找上門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