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臨絕種的山麻雀在餌站覓食情形,上圖為山麻雀雄鳥。圖/嘉義林管處提供
濱臨絕種的山麻雀在餌站覓食情形,上圖為山麻雀雄鳥。圖/嘉義林管處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瀕臨絕種的保育鳥類台灣山麻雀,估計全台剩不到一千隻,嘉義林區管理處發現,山麻雀喜歡吃小米,也喜歡到農民以粗糠改良的土壤覓食,因此在梅山鄉設置三處餌站,並設置人工巢箱,去年成功保育七十九隻雛鳥離巢。
由於山麻雀在自然環境下,以樹洞為巢穴繁殖,但樹洞數量有限,加上山麻雀體型小、競爭力差,有專家學者認為棲地樹洞不足,也是山麻雀減少的原因之一,因此嘉義林管處自去年起,開始設置人工巢箱供山麻雀繁殖。
林管處表示,嘉義縣大埔鄉、番路鄉和梅山鄉是山麻雀僅存的少數繁殖區,林管處除了設置人工巢箱之外,意外發現山區農民利用粗糠攪拌改良土壤,竟成為山麻雀覓食的最佳場所,因此仿造設置餌站保育,以脫殼小米混和粗糠作為餌料。
另外,有鑑於秋冬是山麻雀食物來源較匱乏的季節,因此林管處也在社區種植小米,好讓山麻雀可以覓食度冬,以確保山麻雀在繁殖期前有充足的食物。
林管處指出,除了公部門進行保育外,山區的農民及小學也積極推動山麻雀保育工作,農民更提供餌站用地及種植經驗、協助除草與澆水;瑞峰國小則以山麻雀作為學校吉祥物;茶農更將茶葉禮盒命名為「雀躍雀閱」,展現推動保育的熱情,希望為保育盡一分心力,找回生態拼圖失落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