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遊最近離島 和平島

文/巧爾 |2020.05.23
2305觀看次
字級
和平島公園。圖/巧爾
和平島中島及萬聖公。圖/巧爾
外形像雞籠的裝置藝術。圖/巧爾
等嶼亭的諧音是「等雨停」。圖/巧爾
和平島犀牛望月。圖/巧爾
海蝕平台。圖/巧爾

文/巧爾

在天氣晴朗但還不算太熱的春夏之際,與家人前往離台灣本島最近的島嶼「和平島」玩。

最近離島的薄片屋

島上原住民巴賽族稱此島為「tuman」,漢人入墾後稱為「大雞籠嶼」或「大雞籠山」,後來為了與東北方海上的小雞籠嶼,即今日的基隆嶼區隔,改名「社寮島」,二二八事件後,又改名「和平島」。

徒步往和平島方向前行,沿路欣賞懷舊碼頭的港景,來到和平橋的橋頭,那是串連台灣島與和平島兩地的交通幹道,橋長七十五公尺,走數百步便從此岸到彼岸,實在太近了,難怪大家很難將和平島當「離島」看待。

來到和平島,老公眼尖,觀察到左側馬路邊第一間側邊如薄片的建築物,前短後寬呈三角型狀。我們猜,雖然它不是全屋都如薄片格局,但也應該上得了全台灣「最薄房子之一」的排行榜吧,對於有人將房子蓋成這樣,我們也算是開了眼界。

居民寄託宗教信仰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早期和平島居民以漁獲相關產業維生居多,民眾海上活動頻繁。想必漁民朋友出海捕魚,總會祈求豐收及平安歸航,這從和平島上的大小宮廟及教堂不少,可知宗教信仰是島民重要的精神寄託之一。

和平橋橋旁渡船頭有座福德宮,主祀土地公與土地婆,相傳是十七世紀清朝時,社寮島一漁船航行至基隆嶼,在島上撿回一塊形似土地公的安山岩,便在蓋廟時雕刻成土地公神像加以供奉。在海岸邊的另座「社頭福德宮」與島民時時生活在一起,展現土地公婆愛民、親民的作風。

繼續前行到和平島公園,因園區在基隆中正區,同區居民享有免費入園參觀的優惠,我們攜帶身分證經園方人員查證後便進入參觀。進到園區往右邊行走,襯著海天一色背景的島中島,萬聖公廟迎面而來。眼前寬廣平台右側,水泥築欄外有一條親水步道,便是通往季節限定的世界祕境──阿拉寶灣。

等嶼亭諧音等雨停

園區排定午後有專人導覽介紹阿拉寶灣的自然生態環境,民眾可自由報名參加,但有人數限制。我們沒有參加導覽活動,選擇平台左側的一條環山步道直走,再拾階而上,來到名為「等嶼亭」的一座木造觀景亭區。因基隆日常多雨,民眾等待雨停、期待陽光的心情很殷切,取名「等嶼亭」有一語雙關之意吧!

在等嶼亭內,可眺望對岸的基隆嶼,及俯瞰四周的奇岩怪石,用想像的角度與眼光,「海豹岩」、「豬腳岩」等特殊海蝕地形,紛紛進入眼簾。

再從「等嶼亭」走下來,繼續走環山步道,右側是海天一色及海蝕平台的美景, 陸續觀賞到有名的「犀牛望月」,及彷彿有好多人站立在海蝕平台上之景象,被稱為「萬人堆」等奇岩怪石。

鑽入雞籠

小憩一下

從環山步道下來,便接近旅客服務中心及人工游泳池處,那天,遊客及泳客都不多,倒是海灘上,座落三個具「雞籠.基隆」特色的竹編裝置藝術,甚有吸睛效果,也顯得海灘沒那麼冷清。走進「雞籠」裡瞧一瞧 ,裡面置有兩張木頭椅,可供遊客休憩用。

觀賞完裝置藝術「雞籠.基隆」,我們往出口方向走,見園區周遭種植大片防風、防沙、耐熱的草海桐及鐵線蕨植物。也見到幾株植物新葉,是今年植物節前夕,公部門號召愛樹朋友在此種下的樹,每棵樹的樹旁仍留有栽植者姓名的小名牌,共同見證為環境綠化盡一分心力。

走看一趟和平島公園園區,體驗和平島自然生態、鬼斧神工海蝕奇景、海天一色之美, 在視覺見聞及身心舒緩上,皆感到高度的滿意,在疫情當頭下,也讓人感覺心情無比舒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