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讀一首青春的詩《惡之華》

文/張純昌 |2020.05.02
1765觀看次
字級

文/張純昌

電影《惡之華》改編自押見修造著作的漫畫,描述初中生春日高男一次放學後偷走了同學佐伯的體育服,隨後引發的諸多事件,將他和兩位女同學仲村、佐伯都帶向了無法預料的未來。

佐伯是班上的模範生,長得漂亮、功課又好,是班上所有男同學心目中的女神,主角春日也不例外,但春日是喜歡看各種艱澀文學著作的文青,而仲村,是班上的問題學生,考卷永遠不寫,對教師出言不遜,也沒有人會去搭理她。那天下午,當所有人放學離開教室,春日高男回到班上,發現女神佐伯的體育服掉在地上,當他拿起來心中交戰該如何處理時,突然聽到聲音,於是逃走了。仲村出現告訴他,知道所有的事情,春日是個變態,她要將春日身上所戴著的假面具一層一層撕下來。

從某個角度來看,《惡之華》可以說是相當不明所以的故事,電影中的角色,無來由的感到受困於所居住的小小城市,感到無處可去,掙扎著,因此做出各種敗德的行為,而那些行為不過是在破壞社會的秩序。

春日其實看不懂波特萊爾的詩集《惡之華》,卻藉此擺出自己較有格調,與眾不同的姿態,而模範生佐伯更是春日所嚮往的極致,然而,仲村戳破了這一切,她說這個小城鎮裡所有人只想著繁衍下一代,呼應這點,最後喜歡上春日的佐伯,也對著男主角說,這個村子、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是這樣生存下去的。

展現青春期躁動

也許可以將這部電影視為青春期躁動的展現,有許多人也都曾面臨這個心境,人生的順序早已被安排好,升學、就業、結婚、成家、最後老死。這一條路究竟可以走去哪裡?

所以,仲村與春日吶喊著說要去「彼岸」,這並非指涉死亡,只是一個他們沒有去過的他方,這個「彼岸」離死亡是最遠的,對他們來說,就是不想與一般人(仲村稱之為「臭蟲」)一樣沉沒在被規定好的人生中,沒有知覺的過一生,活得像是活著一樣,才拚命的掙扎與逃離。

因此,春日承認了自己就是個變態,同樣是隻臭蟲,沒有想要反抗什麼,只是不願意被這個世界的規矩所規範,他們在教室裡灑滿墨水,騎腳踏車往山裡去,僅僅是為了去一個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即使年輕的他們,也知道那條路的盡頭什麼都沒有,卻還是必須為了逃離而前進。

他們最後進行了一個大計畫,在夏日的祭典上站上祭典的高台,在眾目睽睽之下,往身上灑滿汽油,想綻放一朵最美的惡之華,最後一刻,仲村將春日踢出了祭台,仲村也被自己的父親阻止。

於是春日的時間在那刻停止了。而後他轉校、遇見了喜歡的對象,並察覺自己想要活下去的欲望。而他們最終也長大成人,走上了各自選擇的道路。

沉浮於臭蟲之海

《惡之華》雖片名取自波特萊爾的詩集,卻無引用任何詩句,故事也只集中在青少年的絕望,但若將「惡」不視為邪惡,而是視為敗德、脫離社會的框架,那可能是存在於所有人心中,被層層的社會、道德框架所綑綁時,浮現的破壞、束縛、身不由己、窒息的感受。如果想繼續活下去,不想被吞沒,往往就將這些感受奸詐的隱藏起來,抑或將其遺忘,自知或不自知地認為,這個世界的秩序是對自己有益的,藉此不感覺痛苦地活下去。而那些無法遺忘,或是無法假裝自己未看見那懸浮在空中巨大黑色眼睛的人,就會被視為妨礙社會秩序的有害者,或是精神失常者,被社會排除。

《惡之華》並非僅屬於青少年的煩惱或惡疾,所有人或許就像是仲村所說的,是沉浮於臭蟲之海的臭蟲,只是束手無策,只能羨慕的望著那少數人掙扎時所綻放的花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