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鄉土】首創封街的社區節慶

文/丹青 |2020.03.25
2047觀看次
字級
牯嶺街健康服務中心以牯嶺街舊書店歷史為意象圖。圖/丹青
位在台北市牯嶺街的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即以前的衛生所)最近整修完成了,可是新整修後,牆上卻畫滿3D的有關書籍、閱讀或書店、書架等意象的圖畫。到底健康服務中心跟閱讀或書店有甚麼關係呢?圖/丹青

文/丹青

位在台北市牯嶺街的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即以前的衛生所)最近整修完成了,可是新整修後,牆上卻畫滿3D的有關書籍、閱讀或書店、書架等意象的圖畫。到底健康服務中心跟閱讀或書店有甚麼關係呢?

原來,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位於牯嶺街,以前是有名的舊書街,里長請健康服務中心趁整修時,畫上這區域從地攤進化到舊書店的演變過程,以代表牯嶺街曾在台灣舊書買賣文化史上的一個歷史意象。

牯嶺街舊書攤的歷史,起源於日治時期,此區原本為日本文官宿舍雲集的地方,二戰日本投降後,日人被遣送回日,他們臨走前將書籍或古物在門前擺攤販售,謀取一些返日旅費。想不到聚攤成市,後來國民政府來台,一些流亡來台的文人雅士也在此鋪攤售書,有些在地民眾也收集二手書在這裡做起買賣舊書的工作了,生意興隆,遂成為文人探書、訪書的地方,也是窮學生可以用便宜價錢買到好書的地方。

但六○年代開始,台北市政府初始要求不能擺地攤,要有店面;再過幾年,經濟部搬到附近福州街,經常有外賓出入,市府再以整頓市容為由,將大部份舊書店遷到光華市場。牯嶺街的書香風華,從此灰飛煙滅,只剩三、四家舊書店殘留。

一談起牯嶺街舊書市風光,仍是許多文人、教授、書業人士所懷念的一段歷史。民國八十九年(二○○○),當地里長及南門口文史工作室和熱心書業人士等,乃共同發起舉辦舊書攤重返牯嶺街的活動,並決定封街兩天(從寧波西街到南海路之間的路段),邀請舊日曾在牯嶺街擺攤或現在的二手書商回來賣書。此項活動定名「牯嶺街書香市集」,原定兩年舉辦一次,但因首創封街擺攤的文化活動,受到熱烈好評及歡迎,乃決定每年都舉行。

後來,因文創產業盛行,許多文創業者在文化局鼓勵及補助之下,也加入活動了,成為現今一年一度的「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並大致在每年十一月最後的周六、日舉行,吸引很多人潮湧來,對提振書香閱讀風氣和文創事業頗有助益;首創的封街活動,也提升當地店家的商機,並讓有特色的商店街模仿,如南昌街也曾封街舉辦過類似的家具街活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