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斯土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上)

文/蘇箏 |2020.03.10
2864觀看次
字級
卑南遺址挖出大量精美玉器。圖/蘇箏
噴泉水池中央的青銅日晷。圖/蘇箏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精神意象。圖/蘇箏
卑南遺址出土數萬件陶器。圖/蘇箏
卑南遺址出土的石板容器。圖/蘇箏
台灣自然史展示廳。圖/蘇箏

文/蘇箏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是國內以史前和原住民文化為範疇的第一座博物館,也是第一座包含博物館、考古遺址和自然生態公園的博物館,更是好山、好水台灣東海岸第一座國家級的博物館,具有任重道遠的使命,除充分發揮社會教育、文化保存、學術研究和觀光休憩的功能外,也以台灣史前和原住民文化,出自本土又超越國界的意涵,發展成最能展現本土文化特色,並具國際視野和國際地位的一流博物館。

史前博館 文化學術功能

坐落於台東市博物館路的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區範圍包括本館及卑南文化公園,共同擔負保護文化資產、關心生態及尊重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建築,造型具有台灣本土地方獨特風格,方位坐西朝東,以中央山脈為倚靠,面向日昇之太平洋。本館部份略呈長方形,東半部為建築本體,西半部為附屬景觀公園。東側為遊客入口大廳,北側為展示廳,南側為行政大樓,西側則為半月池,並延伸至附屬景觀公園。

當民眾由博物館路進入參觀,入口正前方的太陽廣場,可見古色古香的青銅日晷,立於噴泉水池中央,予人走入時光隧道感受史前文化的意象。

博物館占地約十一公頃,館內規畫為三大展示廳、十四個展覽室,以及一個特展室,陳列台灣各地史前遺址考古文物、南島語系各原住民早年生活器物,及在台灣各地發現的古生物化石標本等。

西半部的景觀公園,是個完全開放的空間,四周沒有圍牆,可自由進出。備有休憩、散步、遊戲、展覽、觀賞等機能,能接觸自然風光,並獲得舒適休憩的感覺。園內的植栽,以選擇台灣原生植物及誘鳥植物為主,兼具自然觀察、戶外教學之機能。

露天地下式建築的迷宮,以花崗石牆及不定時出現的水牆做為區隔,迷宮內霧氣縹緲,營造迷霧般的樂趣。水舞區為觀賞水舞表演的場所,優美的水柱如同舞者般,隨著曼妙音樂翩翩起舞,夜晚時分,配合燈光效果,更顯浪漫氣息。

公園小丘之下的水鳥鳴廣場,四周圓形花牆內,栽植著石榴等誘鳥植物,吸引鳥類前來覓食。沿著螺旋步道向上,可達觀景小丘頂端,俯瞰四周蜿蜒起伏的山勢,偶爾清風徐來涼爽,令人胸襟頓時開闊。南迴鐵路往來行經的火車,更為視覺帶來驚喜。

各大展廳 展示三大主題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內展示廳,第一期展示大綱以:台灣自然史、台灣史前史、台灣南島民族等,作為三大主題。

由二樓展示廳入口,首先抵達「台灣自然史」展示廳,主題為「生活的島嶼」,從誕生至今之地質與生態變化,隨後依循參觀動線,進入地下室中庭,在中央的挑高中庭以多媒體解說設備,呈現關於人類、自然與文化的各種議題觀點。

環繞中庭的地下一樓空間,是「台灣史前史」展示廳,呈現本島各地史前人類,為適應不同環境,於不同時期、地點,發展出各種文化、活動與創造行為。

台灣最早出現的人類是左鎮人,經測定為距今約兩萬到三萬年前的人類。而台灣最早的史前文化──「長濱文化」,可能就是左鎮人的文化。展示廳以左鎮人與長濱文化為起點,帶領民眾走進台灣史前的世界。台灣史前人類的生活方式,以採集、捕魚、狩獵及農業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從舊石器時代的採集及漁獵,到六千多年前,大坌坑文化人開始種植根莖類作物,直到四千多年前,台灣才進入穀類農業階段,但漁撈及狩獵行為,一直是重要的生產活動。

卑南遺址範圍廣大,保存極為豐富的史前住屋遺跡、日常生活遺留與墓葬,不僅是全台灣出土石板棺最多最密集的遺址,也是台灣出土古代玉器最豐富的遺址。尤其卑南文化人,普遍使用玉器及陶器做為陪葬品。

在整個展示廳地下一樓中央,有一個中庭空間,豎立一座巨大的卑南文化玉耳飾模型,置於中央做為整個展場的中心,其餘空間則以方格網狀的分布,設有教育資料及多媒體設備的方形板凳。

二樓主題 台灣南島民族

再循著參觀動線返回二樓,進入「台灣南島民族」展示廳,內容為台灣南島民族各族群,適應環境所產生的多元文化。循此脈絡所呈現的展示,顯現台灣從島嶼誕生、動植物移入,到南島民族定居,展現璀燦文化的歷程。

台灣南島民族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且各族群的文化有異有同,因此,展示採取一個族群一個主題的方式,介紹各種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面向,包含族群關係、族群文化的多元性、建築文化、兩性與親屬、海洋文化、會所制度、生計方式、祭儀、精靈觀念等。

台灣的南島民族,有:雅美(達悟)、泰雅、布農、鄒、賽夏、卑南、阿美、排灣、魯凱等各族,分布在高山、平原和濱海聚落,從事漁撈、狩獵、採集與種植的生活。他們或在丘陵地,從事輪耕式的山田燒墾農業;或在東海岸狹窄平原地帶,進行階梯式水田稻作;或在偏遠蘭嶼離島上,從事梯田水芋的生產,但這些生產方式與行為,都未能發展為大規模的農業。漁撈、狩獵、採集與農耕,是傳統經濟和宗教生活中重要的活動。採集與農耕多半是女性的工作,男性則在部落或家族共有的獵場漁區中,從事狩獵和捕魚工作。

對台灣南島民族,具重要意義的信仰和儀式活動,是表現在與農業收穫有關的歲時祭儀、配合個人生長而舉行的生命禮儀和醫療儀式三方面。阿美族的豐年祭與成年禮、卑南族的猴祭、排灣族的五年祭、魯凱族的婚禮、布農族的打耳祭、雅美族的飛魚祭和大船落成禮、賽夏族的矮靈祭、鄒族的戰祭,都是流傳至今著名的儀式活動。

根據學術界調查,卑南遺址是新石器文化遺址,在距離現在約二三○○年到五三○○年之間,就有人在這裡居住,從卑南遺址可以發現,卑南文化人擅於利用板岩來建築、做工具,其長方型石板棺是重要的特徵。考古學者從石板棺遺骸,還發現石板棺長軸大致為南北向,往逝者的雙腳,一律朝向海拔一一九一公尺,姿態不凡的都蘭山之特殊景象,也可以說,都蘭山不僅是座瀕臨卑南大溪的自然山景,也是座守護卑南文化人靈魂歸處的聖山。(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