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奇
雖說「世事無常」,理應淡然面對。立於病房窗緣,望向窗外藍天綠地與車水馬龍,心情卻隨家母兩度因癌入院手術而忐忑。凡人如我,遇「由己身所從出,或由己身所出」之一等至親受病痛纏身之苦,卻也顯得更加「執著」。霎時,身後房門傳來「喀噠」一聲,家人前來換班,思緒隨著聲響回到現實。
拾起隨身手機,搭電梯而下,漫無目的地由醫院的接駁車搭乘處走去。因接駁車車門未開,便轉由車旁向道路盡頭而去。忽聞人聲雜沓,循聲而行見左側有一堤岸入口,旋即入內並行至堤岸。
立於基隆河左岸,望向左方可見江北橋,旋即轉向右方城中公園方向而去,沿途皆有稀疏樹蔭遮蔽,不時可見陽光自葉隙間,沿老榕氣鬚根灑落,使行於其下之人們,獲取和煦之陽光而不至汗流浹背。過「台5乙線」橋下,可見對岸遠方之「星光橋」連接起基隆河兩岸,平靜河面倒映著橋面,鷺科鳥類於水面上時而盤旋,時而點水覓食。來來往往人群中,有人遛狗,有人騎行,甚是愜意。
此「星光橋」為「單斜塔斜張橋」,由狀似「麥克風」之斜塔,輔以數條張力斜拉索,撐起Y型曲線橋面供人行走。白色橋身與橋面紅藍白三色曲線交錯,呼應曲面橋身與蜿蜒河道。
過橋,採右側坡道行至基隆河右岸,回首望去可見一巨石刻有「星光橋」橋名。復往上游而行,約兩分抵江長抽水站附設之鐵馬驛站。是日,館內展示煤礦文史舊照與文物。如與侯硐、菁桐之炭礦發展史相較,汐止之礦業發展,或許因工業發展較前者快,其聲量確實較前者微小許多。現今之汐止,已由便捷鐵公路運輸系統、汐止科學園區與數個大型購物中心組合而成之印象,而廣為人知。
過鐵馬驛站,可見漆有「紅橙黃綠藍靛紫」彩虹意象之半圓形鋼條橫跨於自行車道上,行其下,不須「日照雨滴」亦可謂「遇見彩虹」。復往前行,至星座公園,見數成人伴8、9孩童於沙坑內嬉戲,場面歡愉非常,旋即沿原途折返至星光橋面上。一陣涼風拂面而來,望河面魚群悠遊,霎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浮現於腦海,如同此時憂慮之心情,雖未現於臉上,僅隱於自身內心,外人則無從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