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誅殺資金回台的反滲透法

 |2020.01.04
12665觀看次
字級

立法院在二○一九年底火速三讀通過「反滲透法」,把台灣帶回了箝制言論自由的「準戒嚴」時代。隔天蔡總統發表元旦談話,倡言未來四年要再創造一次經濟起飛的奇蹟,將落實兆元投資。殊不知反滲透法將重創兩岸交流的良性發展,原本猶在觀望將資金匯回的台商看到民進黨政府的蠻橫專制必更躊躇不前,成為擘畫經濟願景最大的絆腳石。

蔡總統元旦談話指出,她將讓台灣成為「高階製造中心」、「高科技研發中心」、「綠能發展中心」、「區域資金調度及理財中心」,以及高科技和產業人才的培育重鎮。讓蔡總統能如此樂觀的原因之一,就是這幾年美中貿易大戰方興未艾,台商成了夾心餅乾,政府祭出租稅和貸款優惠等誘因,吸引台商資金返台投資。

政府雖在去年底宣稱台商回流金額將達新台幣七千億元,可是經濟部卻坦言,台商都是先運用國內資金,從國外匯回的實際資金是零,消息一出令國人一片譁然。事實上國內各大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及銀行端這陣子一直都接到許多客戶詢問資金回台該如何安排規劃,因為資金匯回台灣要考慮的因素太多,除了課稅問題,土地、人力、水電等投資環境和投資條件外,還有諸如洗錢防制、專法兩年後落日之後怎麼辦、國內政治因素干擾等等,並非單純匯回就可以。

而去年底立法院倉促通過的反滲透法,對在兩岸經商、就業、就讀的台灣民眾來說,猶如香港人民群起反對的「送中條例」一樣,人身安全和言論自由都可能受到很大的威脅;對還在觀望是否將資金匯回台灣的台商,更是很大的阻力而非助力。

舉例來說,反滲透法雖然設定只打擊「一前提、五行為」,也就是「接受中共指示、委託、資助」的前提,打擊「收錢、助選、遊說、遊行、假訊息」;但是,兩岸正常交流下經常有的往來,諸如學術交流、創業大賽、宗教活動,都可能牽涉收受來自對岸的資金合作或贊助,無意間就可能誤觸紅線,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讓人民不敢再參加任何兩岸交流活動。

反滲透法最為人民詬病的是,認定違法的行為太模糊,到底是由誰來認定?又將由誰來執法?是由國安局?行政院?法院法官?立法太倉促,又沒有充分討論,導致整部法律留下更多的問號和模糊空間,更留下給執政黨打擊異己的操作空間。

就算國人沒有違法,但只要發表反對執政黨的言論,就有可能遭到警察或檢調機關約談、「查水表」,如支持管中閔出任台大校長的台大政治系教授蘇宏達、南部農民只因轉發立委高金素梅質疑政府的影片就收到地檢署的傳票,都是政府箝制言論的案例;敢問正常營運的企業,又那裡禁得起政府如此的折騰騷擾。

政府一邊粗暴野蠻的通過反滲透法,一邊又倡言要發展台灣成為「區域資金調度和理財中心 」,在這種惡質的政治環境下,政府又如何能讓已噤若寒蟬的台商安心讓資金回家?放心地把台灣變成自己經商做生意的資金調度中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